分卷阅读147(2 / 2)
好在谢府当时把山脚的一大片地买了下来建造宅院,四周也都平整了,所以院子的四周正好用来摆放饭桌,院子的后门处,谢明陈已经交代家仆码好了三个灶台,一个烧菜,一个炖菜,一个用来蒸着主食。
因为来往的人很多,不都是一个村里的,所以席面也不拘着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这三天将会随来随吃,为此,除了大师傅,还有几个将将学成的小师傅用来顶替夜晚的上灶忙活。
谢锦秀则如同吉祥物一样坐在门口,对着来往的人笑着点头礼就行。
小孩子是最开心的,往常吃不到的肉,可以吃个够,吃不到的白米可以吃个够,一个个都吃的嘴油肚圆的。
第六十八章
流水宴后, 便是谢家村的大事,秀才牌坊要修建了,至于立在哪里,就让族老们争论不休,有人提出要把牌坊立在村口,而有的人则说要立在通往祠堂的主干道上。
于是就看着谢家族老们, 有的拄着拄杖也要走下村里的小道上进行亲手测量,他们心里想着务必要让这牌坊既大气又瞩目。
反而当事人谢锦秀闲了下来,因为不想坐在家里招待一些不认识无关紧要的人,所以除了每几日去参加王具等人的宴请, 他就是来返于谢府和竹庐之间。
修建秀才牌坊的事情在流水县被众多的人知晓后, 那些采石场,矿场的作坊主也坐不住了,他们提着东西来谢家村打点,都希望能够接下修建牌坊这个石料的供应这个活。
毕竟牌坊这个东西,一立下来,可不是一年两年的, 可能流传百年千年, 一座那么醒目的牌坊对于他们自己的采石场矿场也很有帮助, 赚钱是次要,毕竟用石料也就那么多, 但是名声却是长远的。
建造牌坊,谢家村不缺钱,童知县送了的四百两督造银两, 别说是建造一座秀才牌坊,在谢家村这个地界,节约节约建个五六个都没有问题,这钱是直接交付给谢明陈,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是贴补谢锦秀的,毕竟在当权者眼中,农家学子,进学十分不易,有的可能是全家节衣缩食,就是将将温饱之家也不容易,但是作为祥瑞的首善之地,武帝也不希望自己推出来的典型是破破烂烂贫苦的。
最终经过了激烈的讨论后,谢家村决定把秀才牌坊立在了村口。
如此一来,从大路到牌坊的小路,就要修建一下,至少不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