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9(1 / 2)
三人多少。
其实谢锦秀说的很对,王具和刘句声是方先生的弟子,自然也是悉心教导的,之所以两个人的考试多磨难,也与他们太着紧考试了有关,他们这样自然心态上就输了一大截,这样一紧张脑子容易空白,就难有好成绩。
几人喝喝茶,又互相勉励几句,便回到家里休息,预备第二天的考试。
也许是母鸡汤不白喝,谢锦秀的精神头,看着就十分的好,而五人在贡院前互相勉励几句进考场,这样精神的谢锦秀一下子就落入了主考的学政眼中,别人含腰塌背,他挺直了腰板,面带微笑,加上面容长的不差,自然就被人注视到了。
互相给几位学兄眼神鼓励后,谢锦秀就进入了自己考号!
看着一号考号,正对着主考的学政的考棚,谢锦秀就倒吸了一口气,这次的考号安排是根据上场考试的结果排的,如此一来,谢锦秀真的是一枝独秀了,加上学政本身就注意到他,算是个好的开始。
同样的发卷,看卷,谢锦秀就把杂念抛到了脑后,仔细看卷后,谢锦秀仔细的写好自己的名字,看着和上场不一样的填名规则,谢锦秀暗暗吐槽,要是没有仔细查看,光是这换来换去的填名规则就会淘汰不少初次院试的人。
这次的考卷题目倒是不多,但是看着考的文题,倒是把谢锦秀惊着了。
“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曰
“民无信不立!”孔子曰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曰
“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曰
辩论四者,谢锦秀一看就有些麻爪,这可是把古宋国的古圣贤说的话,进行相互的辩论,既有他们相悖的地方,又有相通的地方,但是作为一个小小的童生,去辩论圣言,本身在院试这个层次应该说是超纲了不少。
谢锦秀回忆着第一场考试,就发现了这个学政有点意思,似乎第一场中有一文是摘自老子的“失道而后失德,失德而后失仁,失仁而后失义,失义而后失礼。”
这么一看,这位学政是很看中品德和信礼的,这么一想,谢锦秀的心里就是稍微定了下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