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8(1 / 2)
嘎的一下,朱肩平就愣住了,而跟着他凑热闹的王具赶忙接着:“哈哈,这个好,没装上的正好给我们酒楼,也省了让他赚我们一道钱!”
这话一说,朱肩平如同搬起来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而旁边跟着忙碌的谢家族老,都喜笑颜开,因为再过半个月,他们族人的田地都收了后,都会才用谢明陈家里的种植办法,现在的收成,就他们未来的收成,就连小孩子也受到村里大人的感染,一个个在地里帮着捡着稻穗。
先收割的五亩已经晾晒好,正在装车,早上过来的时候,朱肩平他们就是喝的新出产的大米熬煮的白米粥。
“汤色颗粒洁白,无异于清流之米!满院留香。”这是这时候最好的大米的描述,而早上的白米粥就是如此,所以一吃完,朱肩平就给了一个谢锦秀满意的价格,同时因为他的诚意,谢锦秀也答应把五亩的收成都卖给他。
古宋朝近期国家安定,米价平缓,斗米价值五百大钱,而二十年李氏兰花逃难时,当时斗米价值万钱,这次朱肩平给谢锦秀的米价是八百大钱,比市价多出了两三成。
虽然价格贵,但是架不住米好,朱肩平就成了个不满足的家伙,看着谢家村人源源不断的帮着谢锦秀家里收割出来的饱满谷粒,自然是贪了些,想要多要些。
但是想着晚稻还要用它来做种粮,进行慢慢的择优改良,所以谢锦秀没有全部卖了,除了作为种粮的水稻谷外,谢锦秀还留了自家要吃的量,毕竟和以前买的大米比较,自家的真的是好了太多,这才有了讨价还价的意思。
最终朱肩平也没有获得更多的量,反而让王具分了十几袋去,也算是自己准备不足,没想到按着十亩的车,连五亩的收成都没有装走。
十来亩的水田,因为有谢家村里人的帮助,几天就收割,晾晒好了,现在就是在把稻花鱼从水田里面清理出来,放置到挖好的池塘里面,就开始重新犁地准备沤肥,然后过些日子注水,把在家里育的秧苗插上,这些已经做过一次的谢明陈和谢锦海和谢信挑出来靠谱的族人都预备好了。
稻米余粮,真真是丰收年,谢家准备的粮仓都已经装满,谢明陈给李氏做的装钱匣子也头一次满了,老两口每天抱着看看里面的真金白银,真的没想到,种地还能出息了。
“幺儿说要给家里再买辆牛车,我觉着还是你去办吧!”李氏从里面拿出来几锭银子,牛车买下来至少也得五六十两,好在现在家里每天都有进项,倒是让李氏不再那么心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