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9(2 / 2)
看众人都同意,王具就遣了身边跟随的小厮去让他的车夫五叔去镇上接人,顺便拿些相应的食材调料过来。
等小厮回转, 众人才一起到了河边,因为上岛基本就只有谢锦秀和谢家云,所以做的竹筏不大,一次也就只能运三四个人过去,所以几个书生加上他们的小厮亲随运送了三四趟。
“地方修的不大,有些简陋,希望诸位学兄不要嫌弃陋室,学兄们请进!”谢锦秀主动推开了竹庐的竹门。
三间竹楼,一间竹亭,中间还种植了几棵果树,后面左面,移栽了一片竹林,看着简单,但是简单中又有几分闲适,倒是有几分雅趣。
再加上四周环水,一上来,就感觉暑气少了很多,风吹来,多了几分清凉。
众人也没有进竹楼,反而是在竹亭里面安坐下来。
谢家云用早早准备的热水冲泡好茶水端了上来。
“咦!”朱肩平看看四周,发现除了上岛的几人,这里并没有别人,但是茶水上的这般快,有些不符常理,这倒是让他一愣。
“贤弟这里有侍茶人?”不知道,朱肩平就问了出来,可能是多处感觉奇异的地方,让他对这里很关注。
“朱师兄何出此言?这里并无侍茶人!”谢锦秀笑笑,“我那书童,也并非仆役,而是我的族侄!”
这话一说,几人也都明白,这是在说,谢家并无仆役,也无丫鬟在这里。
“秋收后乡试,贤弟再登案首,就可以胡奴唤婢改换门庭了!”高舜似乎是宽慰着谢锦秀。
而朱肩平淡笑着,也是顺着话直接说着:“谢贤弟两次案首,这乡试已然是十拿九稳,应该说已经可以说是改换门庭了!”
两人安抚的说话,谢锦秀只是笑笑,他并没有羡慕他们呼奴唤婢,不过要是这么说,估计他们也不一定相信。
关于呼奴唤婢这种说法,在古宋国并非贬义,而是对这家的家庭社会地位的肯定。
在古宋国,蓄奴养婢的现象虽然存在,但是是有严苛的要求的,原因无他,就是因为奴仆的数量太多,就会影响到这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