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62(2 / 2)

加入书签

  研究所里的成果在研究成功,并立即开始生产的情况下,很快就有资金反哺回来,投入到S市的城市建设当中,加快了S市的城市发展之路。

  一切都在良性循环。

  到了这一年年末,S市的发展初见雏形,恢复高考后第一届毕业生临近毕业,面对实习期满就要离开S市这件事,不少实习生都表达了他们的依依不舍。

  也有动作快的,表示愿意继续与研究室签订合同,表示就算毕业,也愿意回到S市工作。

  S市政府自然对此没有意见,但是从学校的角度,甚至是国家的角度看,把这批人才全留在S市,也不太合理。

  这样一来,只能继续召开会议进行协商。

  “余简,你怎么看?”

  说话的人是S市市委书记,也是这段时间一直都在重点关注这件事的领导。

  余简抬头:“我认为这次的事依然还是应该以自愿为主,各大高校的尖子生以后都是我们国家的栋梁,不能将他们困在S市,国家的关注点在于整体,我们也不能自私地将所有人留下来,但是我们可以合作,地区需要发展,肯定需要有必要的经济来源,研究所现在在研究的东西太多了,不可能全放在S市,必要的时候可以分散出去。”

  “我觉得余简说的对,我们不能自私,国家的发展不能只靠S市,必要的时候,我们要带动全国都能发展起来,为全国人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务必要让全国人民都能吃饱、穿暖,过上幸福生活。”

  这次来S市实习的人不仅仅只有研究人员,还有许多经济系、政治系等相关专业的学生,这部分学生以后会有不少从政,也会有一些人转而从事经济相关的工作。

  但不管是哪一种,在临近毕业的时候,这批学生依然要回校完成相关毕业作业,或者是写论文,或者是写毕业设计,或者是早早就回去准备考研的。

  并不出人意料的是,这一批实习生的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里面干货十足,在进行毕业典礼后,这些毕业作业也被展示在学校内部,共所有学生学生。

  这批学生回校了,并不意味着S市就没人了,77年第一届高考是年底,78年第二届高考是这一年的年中,也就是说这两届毕业生入学时间仅差半年,毕业时间自然也只差半年。

  所以在第一批学生回校准备毕业工作的时候,第二批学生又以“实习”的名义拽到S市,在前辈们的带领下,开始进行一些基础的工作。

  S市城市规划在这之前几乎已经规划完善,留在第二批实习生的工作不多,他们需要做的就是学习前面的计划,并且为这些计划做优化工作,以帮助S市城市规划能顺利完成。

  在足够资金的支持下,S市的标志性建筑——古塔,正式完工。

  分散在古塔周围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