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94(2 / 2)

加入书签

  而当伊万丝再次醒来,停止了改变过去的时间之旅,将自己的日记全部烧成了灰烬。

  初此之外,电影还设定了另外两个结局,伊万丝成年后在街上偶遇凯文,一个结局是两人错身而过,伊万丝转身去追凯文;

  另一个则是两人相认,勉强算得上是大团圆合家欢结局。

  会议室内,四个不同版本的结局,令《蝴蝶效应》主创争论不休。

  两位导演坚持回到胎儿时期抹杀自己的人间惨剧结局。

  而焦点影业总裁,《蝴蝶效应》仅次于玛格丽特的另一制片人詹姆斯·沙莫斯,考虑市场反应,则希望采用伊万丝吓跑凯文,放弃爱情但所有人获得幸福生活的结局。

  长达三天的商讨会议之后,焦点影业首席执行官玛格丽特,最终拍案决定——

  采取导演埃里克·布雷斯与J·麦凯伊·格鲁伯坚持的首个结局。

  玛戈的决定并不只是为了制造一个石破天惊的噱头,而是考虑到电影本身。

  《蝴蝶效应》构思极佳,但根据心灵感应时间旅行这种设定,再加上一次次过去与现实的交叉,如果硬要以科学来解释,难免存在破绽,而结尾设定成震撼结局,是真真正正的加分华彩段。

  当玛戈结束《蝴蝶效应》的拍摄时,已经是四月下旬,作为第五十七届戛纳影展评委会主席,玛格丽特当即飞往了这个临近地中海的法国南方市镇。

  戛纳电影节闭幕式将在电影宫卢米埃尔大厅内,于2004年5月23日下午六点举行,而在这之前的一个月里,评委会成员将为了各大奖项的归属,在会议内各抒己见的吵上几个月。

  评委会主席玛格丽特按照戛纳以往的惯例,主持评委会从入围主竞赛的二十部影片中,先选出最有机会赢得五项主要奖项,即金棕榈奖、评审团大奖、导演、最佳男女演员奖项的影片,以此防止重要影片被遗漏。

  而阿佳妮最心仪的最佳影片,便是在最后一刻送来参展、王家卫导演四年磨一剑的《2046》,这部电影在场刊中评分均为第一,获得金棕榈奖实至名归。

  但评审团中的意大利导演南尼·莫莱蒂,却不是如此认为,他竭尽全力鼓吹人人平等,意在削弱主席的特权,使评审团脱离阿佳妮的掌控,以此架空这位年轻主席,并致力于鼓吹意大利影片《爱情的结果》。

  与南尼·莫莱蒂站在同一阵线的还有英国导演迈克·李——

  在最佳女演员奖的选择上,迈克·李坚持将奖项颁给女配角凯西·伯克,因为伯克不仅是他的英国同胞,还是从他的作品中脱颖而出走上演艺之路的。

  不但如此,迈克·李对玛戈很不客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