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4(2 / 2)
陶家虽说是农家出身,可自从到了京里以后,也算得上是小康之家,便渐渐的学了那贵人家的规矩,“食不言,寝不语”起来。
至于这食不言学得咋样,端看成业时不时的扭着身子,一副坐立不安的样子,只见他一会儿斜着脑袋跟家好耳语,一会儿伸着脖子跟静美打闹,每每这时盛氏就会用筷头敲着桌子,重重的假咳两声,以示提醒,在这时不时的咳嗽声中,陶家人的晚餐就这样进行着。
陶盈看着憋着笑的六姨,脸带柔色的温氏,表情颇有些无奈的盛氏,不由笑出了声。
大家听得这一声笑,也都破了功,餐厅顿时又鲜活起来。
温六妹首先开口道:“啊呀,娘咧,这饭吃得可要憋死我了!”
对于有话唠潜质的六姨来说,这辛苦了一天回到家,可不正想跟大家聊聊这外面的见闻么!等用了饭,大伙又各自忙活起来,家里那些人做木器的做木器,绣花的绣花,收拾厨房的收拾厨房,压根没个时间交流,实在成了她的一大烦恼。
老温氏狠狠的瞪了六妹一眼,训道:“这都是为了你们好,以后嫁了人,就要受了人家的规矩,你现在不好好习惯了,看你以后吃不吃亏。”
六妹俏脸一扭,轻哼了一声,看着陶德芙道:“谁稀罕嫁出去了!我就左右在这家里一辈子不出去了,也受不着他们哪门子规矩。”
陶德芙接到温六妹的眼神,知道她话里的意思,他和六妹这几个月来日日一起摆摊,天□□夕相处,早已情投意合,只是没告知家里,两家家长还不知情罢了。
两人这些时日的相互了解,陶三叔越来越喜欢,这个爽快、伶俐、漂亮的亲家姑娘 ,想到要和这样一位美丽的女子相伴一生,内心也是由衷的欣喜。
陶德芙想着,他和六妹年岁也都不小了,是该由他去跟盛氏坦白了,等一系列礼聘程序走下来,也能赶在年前年后成婚,这应该也是两家都乐见其成的一件大喜事。
老温氏也有自己的想法,虽然她对陶德芙这能干、忠实、孝顺的小伙子满意得不行,可对方没表露出这方面的意思,作为女方家自然做不出上赶着结亲的事。
盛氏倒没往这方面想,毕竟自家儿子半年前还对俞家姑娘念念不忘,是当着她的面发过誓的,此生非俞大小姐不娶,虽说温家六姐儿是个好的,自己也未见过俞大人的女儿,可想来这两人的风格必是不同的,他也没想到这儿子喜欢的类型跨度能这么大。
陶盈自然发现了三叔跟六姨之间的眼神交流,不过她也不点破,反而帮着六姨说道,“奶奶,这规矩确实也沉闷了些,要我说这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是最最要不得的,您老想一想,一对夫妻,吃饭不说话,歇息不交流,白日里又各忙各的,这样的夫妻还能同心同德么?!倒白白生些误会,时日长了还不得生出嫌隙来,何况女儿家也就在娘家的这几年日子过得自在、金贵些,这真要嫁出去,以后受规矩的日子还会少么?!”
温六妹一拍掌,赞同不已,对着陶盈调皮的、酸模酸样的道:“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