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1(1 / 2)
自己,乐在其。
总有一种还是和小林子当时一起上学的感觉!
那感觉,太让人怀念了!
“你就是想要让村子里的人过的好,所以才会教村子里的人种药材,还特意找了人来收药材,我李家能够吃饱穿暖,而且还有余钱让孩子们去上学,我李关青别的没有,做正事,办人事还是有的,我李家不会干那些缺德事!”李关青当即接表态。
万和一拍桌子:“我万家也不会干!”
赵地主站起来道:“我赵家也不会干!”
“我吴家……”
随后,所有的人就和表决心似的,一一都说了类似的话。
谢一林满意了。
“既然如此,那么我就继续敬第六杯,刚刚如果有人离开,就说明我这第六杯不用敬了,现在,可以敬了,我们来谈谈怎么能够提高创收的问题……”
众人眼睛都是一亮。
创收!
银子!
绝对的好东西!
提高创收,更好!
尤其是吴有秀更是赶紧的从随身带来的一个篮子里取出来墨纸来记录着。
当即,谢一林就开始说着接下来对于村子里的一些想法,当然了,还是以药材为主,不过另外还提及了粮食。
在这个年代,粮食的产量极低,虽然药材卖的钱多,可是家里的粮食还是要做足准备的,以免荒年到来无粮可吃,就算是银子再多又有什么用处呢?
谢一林从现实再到推测,以及自己在一些典故所知的事情,给在场的众人结结实实的讲了一堂生动又充满着诱惑力的实践课。
以能得到更多的会来赚取更多的银子的实践课。
说的越多,众人的眼睛就越亮。
至于之前谢一林说过的往他们心口上扎针的话,哪里还有人再去记得,反正他们又不是那样的人。
可是此时谢状元说的话却是在帮他们创收,赚口粮啊!
必须仔细听!
在临走的时候,更是纷纷和吴有秀打招呼,请吴夫子誉写一份给他们,自然不会白要,而是可以付铜板的那种要。
其包括镇子上的人,以及县衙师爷也都各买了多份,谢一林说了,有人想要一起的可以,风险自担,有钱一起赚,当然没有问题。
原本一听要这么多份誉写的吴有秀在听到谈钱时,马上表示,完全没有问题啊……
谈钱,多不伤和气啊!
过程很苦逼,结果还凑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