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28(1 / 2)

加入书签

这些当然很有想法,“我要念高中,然后考大学,以后学文学系,做一个专业的作家。”

  蔡老师赞赏道,“很有想法,那你准备去哪里念高中呢?”

  “就在咱们这里啊。”

  蔡老师道,“其实咱们县里也有人考到省城念高中的。如果有条件,去首都念高中更好,那边的师资力量肯定更好。”

  宋楚觉得在哪里都一样,她不可能为了自己的理想离开家里吧。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我们一家人是不会分开的,而且我和小博哥以后还要念省城大学呢,我爸爸和姑姑都是在哪个学校毕业的,我也要念那个大学。”

  蔡老师笑了笑,觉得孩子还是小,长大了才会知道哪些学校是最好的,“你可以回去问问你爸妈。下学期就要升学了,咱们可以早点做准备。要是有机会,咱们还是去好的学校念书。”

  宋楚抓了抓脑袋,“反正,反正我是不会离开家里的,念大学也只在省城念。”

  这事儿宋楚都没考虑过,所以回家也没有提。她担心到时候爸妈为了她学习,真的让她离家求学了,那才要哭了呢。反正她有小博哥。

  …………

  因为下大雪,交通不便,陈首长在平安县就待了好几天,一直都住在县委里面。还在县里走访,去下面公社慰问社员们,关心他们过冬的问题,忙的脚不沾地。

  忙完之后,他就找人了解了一下宋楚的情况。

  蔡老师那番话也是他让蔡老师这么问的,想知道这孩子对外出求学的想法。

  结果也和他想的一样,都不乐意离开。

  当然,这孩子的想法就比较简单了,只是不乐意离开家里而已。

  这问题很好解决。知道家搬了就可以了。

  父母工作调动,孩子跟着搬家,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全国各地,这样的家庭也有很多。

  既然搞清楚了苏江博同志的原因,对症下药就简单多了。

  但是这事儿还不着急,得顺其自然的解决。

  比如说,明年孩子母亲工作表现好,受到了首钢的邀请……正好孩子学习成绩好,被首都的高中接收……

  虽然还要花很多时间,但是陈首长也没办法。他和江博虽然接触的不多,但是从他的表现来看,性格确实有些执拗。这样性格的人,你不能有一丝的强迫他,否则会适得其反。

  陈首长不想把一个为国家做贡献的孩子,逼出逆反的心理了。情愿多下点功夫。

  陈首长也通过电话,给首都那边说了自己的打算。

  首都的领导对于这边的情况也有点了解,也知道情况比较特殊。既然能够顺其自然的解决,那自然是最好的。

  不就是半学期吗,等得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