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49(2 / 2)

加入书签

  顾夕听得出话音,急摆手,“不是不是,不闷,因为臣侍喜欢清静……”

  “那是想你先生了?”

  顾夕滞了一下,垂目,一个“是”字到底没敢说出来。

  赵熙点头。顾夕到底是不善说慌的性子,没变。顾铭则带顾夕住在清溪时,她就曾和顾铭则做过约法三章,不准和顾夕提过去的事情,不准重新教他练功,不准再左右顾夕的想法。顾铭则自然明白她的意思,若是他不收敛自己对顾夕的影响,远在京城赵熙马上就会把他调离顾夕身边。

  所以,在赵熙严密的监管下,她笃定这一世她要坐稳顾夕心头最重要的那个位置去。

  “臣侍查过后宫礼制的,按年头来算,是可以有些恩典的。”顾夕换了角度,替自己尽力争取。

  “是有省亲这么一说……不过夕儿为何突然要求回乡呢?”赵熙狐疑地打量他,顾夕在她目光下坚持了一瞬,终又垂下头。

  赵熙思了一下,道,“旧历是妃嫔省亲,倒是可以比照侍君。不过人家都是育有皇子,对社稷有大功,又兼离家时间久,皇帝才会恩典许其省亲。不过是不准出京的。若是外乡,会命其家人到京,扩宅充院来接驾,若家人就在京中,也是如此。接了驾,也只多小半天儿时间,就还得回宫的。”

  顾夕完全没想到会是这样,仿佛一盆冷水浇熄了他最后一丝活动心眼,一下子蔫了。

  她看着顾夕的微小神色变化,大概知道了他的想法。忍住笑,正色道,“不准在外过夜的,你没在礼制上查到?”

  顾夕泄气摇头。查不查得到有什么分别,还不是她一个人说了算。

  赵熙这下更确定了她的判断。最近关于顾夕的变化,估计也就是最近赤苏在他的医案上说的那个事儿了,这个是让他决定避开的直接原因

  若是从他前世算,这小子的初合,也是她用强的。重活一回,前事尽忘,他也就是一张白纸,他或许真的对这样的事有些担忧?

  赵熙毕竟是武将出身,一想明白其中关节,立时有了决定,她稍扬声,“拿礼则来。”

  顾夕看着一本册子摆在面前。

  “这是礼则,你查的礼制,礼则是它们的总则。”赵熙给他解说。

  顾夕茫然抬目看她。

  “这是咱们华国礼制宝典,你得学学才好。”赵熙将册子往他面前送了送,很严肃地说,“晚膳后,抄录一遍,里面讲的道理就懂了。”

  顾夕取过来随手翻了翻,字数不是很多,但也不少,目测大约五千言,“……是。”

  赵熙瞧他茫然的样子,进一步又道,“抄礼则也有规矩。”

  “啊?”顾夕抬目看她,目光湿漉漉的,干净又文静。赵熙心里就有些把持不住了。

  “就像你们抚琴,不得沐浴焚香,清心静气?抄礼则也是如此。想你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