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1(1 / 2)
一位外国人,就上去攀谈。对方是一名德国军火商,沈砚山一口流利德语,与对方交谈甚欢,引起了孙督军的注意。
孙督军特意把沈砚山叫到了书房,问他是什么来历。
“……大将军沈城,你可认得他?”孙督军问。
沈城是沈砚山的祖父。
他摇摇头:“不认识。”
孙督军就道:“沈家虽然倒了,如今还剩下二十万大军,没有归顺北平政府,全在乌兰察布,投靠了蒙古的德王,这件事你知道吗?”
沈砚山道:“听说过,大将军的第四孙子沈远山,娶了德王家的五格格,统领那二十万人马。”
他说得很轻松,表情淡然。
孙督军端详他,又问了一遍:“你说你叫什么?”
“沈砚山。”他如实回答。
“砚山、远山,你倒是挺像沈家的人。”孙督军双目如电,紧紧看着沈砚山,“听说大将军的孙子都去德国学过军事。”
沈砚山一耸肩:“我若是沈家的人,早去蒙古了。真是沈远山的兄弟,他难道不分我一杯羹吗?就算他不肯,蒙古其他的王公贵胄们,肯定也愿意把那二十万人马分割开,大家都占占便宜。”
孙督军就笑了。
“你既然会德语,就算是个人才。好好历练几年,本督会重用你。”孙督军道。
他想,根基已经打下了,孙督军认识他,而且对他的身份很感兴趣,这是个极好的开端。
第29章 打哭了五哥
孙督军派人去打听沈城的孙子们。
具体打听,才知道沈家四少叫沈潇,字远山,并非本名就叫沈远山。
“……沈家其他孙子,和沈远山年纪差不多大的,都叫什么字?”孙督军问。
探子有点为难。
“五少跟四少年纪相近,两个人只差七天。五少叫沈濯,字什么就不太清楚了。”探子说。
孙督军有军国大事要忙,一个小小年轻人,并不能占据他的心神。再说沈家已经倒了,如今那二十万人马在乌兰察布苟延残喘,又不能打回北平,有什么值得深思的?
他只是叫人留意沈砚山。
沈砚山回到了南湖县,成了沈团座。
南湖县有两个团变成了一个旅,沈横有心做大军阀,就把这个旅改编了五个团,沈砚山手下只有四百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