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10(1 / 2)

加入书签

,跟安王世子一样回家找爹妈报告好消息去了。

  燕王妃毫不客气地夸奖起儿子,“我就知道咱们儿子什么看在眼里。”

  燕王故意道:“我眼睛不瞎,婉婉回来的时候衣裳首饰都不如以前。”

  尚晖肯定要替姐姐姐夫说话,“蒸汽机主要由白铜打造,姐姐没变卖陪嫁的铺面庄子,已经是持家有道。”

  和古时候的蓝星一样,白铜在这个时候是拿来铸造铜钱的。他又提醒燕王,“在弄出什么大动静之前,父王还是告诉陛下一声。”

  燕王点了点头,“这是自然。”安王家种棉花的庄子所在的省份,因为多山且土地不算肥沃,是著名的地广人稀之地,与沃野千里人口稠密的中原江南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这个时代的统治者照样明白就业的重要性,纺织又是出名的劳动密集行业,而且不像盐铁丝毫不沾忌讳。

  皇帝自然龙颜大悦,在尚晖的纺织机刚搭出个架子的时候,就明示好兄弟燕王:纺出来的棉布内务府会帮着收购。

  却说蒙璋在韩家越来越待不住:跟明明感情有限的亲人虚与委蛇,炼虚期的她实在没这个耐心。

  尚晖干脆上门接人,两个人一起用“在人们接受能力以内”的速度和效率整出了一台蒸汽纺织机。

  在“请皇帝来家访”和“在宫里现场给皇帝装配”之间,尚晖和小团队成员们——包括蒙璋、姐姐姐夫还有安王世子等,商量了一下,大家众口一词地选择了后者。

  实际上,纺织机方便拆解装配以及运输非常必要,因为本朝最大的冶炼厂位于京郊……关键部件不管你愿意不愿意都只能在这家皇帝直属的厂子里加工制造。

  于是姐夫唐预在宫里迎着皇帝阁老以及一众宗室勋贵和堂官大佬们或殷切或好奇或怀疑的目光,站在阳光下亮闪闪的蒸汽纺织机之前圆满完成了讲解和答疑。

  尚晖深信皇帝已经对他这个大侄子印象深刻到不能再深刻,这样出头的好机会正该让给自家姐夫。

  纺织机连半自动都搭不上,只是因为加了蒸汽机,使用起来更省力也更高效,有熟练工操作,出产棉布质量也比较稳定。

  成本核算是蒙璋做的:成本低于传统纺织方法织就的棉布亦毫无疑问。

  皇帝手里拿着现场织就的一小截细密棉布,端详良久,心里已经在思量该怎么奖励这些功臣。

  不与民争利,赏罚分明都是皇帝一直以来的行事准则,他看向燕王的女婿唐预:资历再熬几年,工部尚书就是他的了。

  而他给尚晖的体面则是……尚晖和蒙璋结婚的当天,他和皇后以及所有皇子公主全员出席。哪怕帝后来了就走,也足够荣耀了。

  大婚现场,风头让帝后抢了,尚晖还挺高兴,“注意力不在咱们身上,省了咱们多少事儿。”

  “我就喜欢这样的帝后,”蒙璋自己揭开了盖头,“多体贴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