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1(1 / 2)
尚晖捉住逆袭系统就交给掌心的小铜钱拆分分析,而他在百忙之余还留意了一下修燕然的反应,感觉自己没救错人。
尚晖目前依旧带着四位院士攻克“肾脏培养液”项目——科研工作有条不紊,说不上忙,但是闻讯而来的各省官员、学者、国企负责人以及外国大药厂的经理人投资人纵然他们要拿号排队见他,也占用了他大约半天时间。
因为尚晖这个小组总共五位院士,能让长老指派过来,几位院士的能力立场和节操都十足值得信任,五个人想得一样:这是花国医药走向全世界乃至于未来称雄的关键一步。
长老们见过他们五个之后,更是直接拍板:想拿到相关项目,必得让这五位,其实主要是尚晖首肯。
当然,作为自己人,肯定都有优惠:五个人的老家只要有个相关领域又扶得起来的企业,总是要拉上一把的。
尚晖的老家,那个村子自然条件比较合适,可以大面积种植两种关键的原料,从这些原材料里提取的几种化合物又是肝脏培养液的关键有效成分。
特事特办,一个月后村里的耕地已经清理完毕,准备在技术员的指导下种植两种作物。大伯之后打了电话来,说是全村老少都对他感激不尽。
大半年里尚晖大多数时间都在理清这些“琐事”,觉得基调定下来了,他便给长老们写了亲笔信:字里行间都是我的活儿干完了,你们快派人来把这堆破事接手啊!
长老们看完信就乐了,第二天就有人找上门来,好让尚晖如愿以偿。
尚晖在三十出头的时候,在没有完成全部主要器官培养液的情况下就毫无争议地独享了那一年的诺贝尔生物与医学奖。收到通知,尚晖对着在场几位处得不错的校领导、同事、朋友、亲人和学生们惆怅道,“我明明是个物理学家。”
如今依旧是九十年代,尚晖可是土生土长,没有留过学的科学家,对花国来说无疑意义巨大。再说他接连研究出的成果震惊整个世界,并且成果转化可以立时影响到近乎每一个人,自然成了标杆和楷模。
在小哥的帮助下,尚晖再次避了几天风头,各路蜂拥而至的道贺电话和信函也交给校长院长副院长和系主任他们去烦恼。
自己的小舅舅成了诺奖大佬,已经确定留校但还在小舅舅这里做博后研究的赵姗姗和婉婉她老公带了卫衡石与赵婉婉一起跑来……他们也到了必须避一避的地步。
他们两对小夫妻和其他的家人不一样,他们都知道英教授目前在研究的项目和进度。
英教授不爱钱不爱权,唯一能打动他的就是有助于他的研究的人和事。
这时候一如既往想着讨好他的,地位都比较特殊,或者干脆这就是他们工作的一部分,肯定都能一定程度上投他所好。
当然这些人地位再怎么特殊,也特殊不过长老们。而尚晖躲着的疗养院刚好就在长老们的眼皮子底下,真心谁都不敢在这个地方造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