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2(1 / 2)
人恢复意识都可以用他发明的这套材料稍作改进……只不过突破性成果嘛,一定要逐步递进,才能多刷论文多捞经费不是?
起码在他得诺奖之前这些“小手段”还是省不了的。
尚晖坐在办公桌之后,等两个人都平静了一点,吩咐外甥女婿去把院长和系主任请来。
这份实验数据他不觉得怎么要紧,但架势总是要做足的。院长系主任导师还有校长他们都一片公心,完全值得信赖,但能在院长和系主任办公室附近走动的人可就不一定了。
外甥女婿很知道轻重,一溜烟儿地跑走了。
十分钟过去,门外走廊里便响起了杂乱了脚步声。
院长推门就直接进来了,一脸急切,“数据我看看!”
之前在《细胞》上发表的论文,说得是发现并合成一种可以促进神经细胞的再生和自我修复的新材料,而按照婉婉老公含含糊糊告诉院长他们的说法,是得到了用这种新材料让损伤的神经细胞彻底恢复的新方法。
几个字的差别,意义和价值就有点翻天地覆了。
完整的实验数据尚晖准备了两份,一份递给院长,一份交给系主任。两位大佬都是搞物理出身,但一篇不涉及理论的生物医学方面的论文完全对两位够不成阅读障碍。
院长翻完了十几页的实验数据,又和系主任一起看过笼子里后腿蹬得十分有力,背上还戳着探针的小白鼠,他先坐到了尚晖对面,端起眼前的水杯喝了一口,“找校长去。”
赵姗姗正拎着水壶倒水呢,尚晖给外甥女婿使了个眼色。
婉婉老公正要出门,系主任出言阻拦,“我去。”
目前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跟那些发达国家颇有差距,但这些年还是出了几样能傲视群雄的新成果,不说别的学校如何,起码水木燕大科大这样的学校从师生到领导都相当有“防外人之心”。
十五分钟后,杂乱的脚步声再次响彻走廊,校长也是推门就进,“给我看看!”
校长就是院士,看过实验数据就和在场的副校长院长他们讨论起来,“推临床?”
“攻克瘫痪”威力忒大,众人哪个不心动?他们齐齐看向老神在在气定神闲的尚晖,果断达成了一致:因为当时拿出改进火电的那套技术和设备时,这小子也是这副表情!
作为出资人之一,卫二叔和卫衡石第二天知道了消息。卫二叔更是要求尚晖履行诺言:他要亲自参与临床试验。
尚晖感动于卫二叔的勇气,当即表示,“我亲自给你调整数据。”
有一众院士大佬背书,流程走得超快,而消息灵通的和谐医院更是主动递来了橄榄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