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25(1 / 2)

加入书签

人论各路小道消息比咱们加在一起知道得都多呢。再说这些小道消息未必无用。”

  男主擦了擦嘴,“这事儿你憋了多久了?”

  世子夫人想了想,“半个月?”

  男主又端了茶杯,把剩下的半杯茶一饮而尽,“我得想想怎么告这个状。”他父王信王妃要害他这个儿子,但不信王妃疯起来连丈夫都想一锅端了。

  世子夫人含笑道:“殿下慢走。”

  她心里狂笑不已:可算让我找到机会了!谁说我无欲无求了?能锤烂王妃那张脸,什么我都能做!

  然而想到这里,她自然思念起早夭的儿子。太妃看过她的儿子,即使王妃没有“顺便给人行个方便”,她知道她的儿子一样难活到十岁,但她就是恨意难消。

  男主回到书房,先从妻子打发来的丫头那儿拿到王妃娘家“心太大”证据,之后又听说妻子在他走后先笑后哭,一直笑中带泪,男主的心情就更低落了一点。

  那也是他的嫡长子!

  他们安王府在之前将近百年的时间里,一直是几位皇帝手中最快的刀。他们一心为皇帝办差,明面上搏得了当时皇帝的信任,同时又和宗室不停联姻,于是安王府得以一直保全,且始终是实权异姓王。

  他家依据皇命,除掉了若干世家勋贵以及关外部族,相应的报复自然也要安王府来承受。加上几任帝王秉承着“用安王但也防着安王”的原则,对那些人的报复睁一眼闭一眼,或者干脆提供方便……王妃为了自身利益更下意识地“跟了几次风”,于是安王府一直人丁不旺。

  幸好当今皇帝能力不行,自从他的嫡长子去世后来自皇室的手段都跟着“聊胜于无”,再加上他把孩子们都送到了祖母身边,这几年里总算没再减员。

  男主靠在贵妃榻上思量甚久,不得不承认自己依旧绷紧着弦,他老子只怕也不差什么。因此找到机会,他老子绝不会继续忠君,随时都要预备反了。

  既然要做大事,王府就更不能断了财路。

  想到这里,男主难免郁卒:这次他就算告状了,他父王至多就是警告,然后把王妃关起来,再从王妃娘家弄了侧妃过来。

  要是治标又治本,必得来个财神爷,父王一准能舍了王妃以及王妃她娘家。男主揉着太阳穴默默感叹:要是明哥儿会做生意就好了。

  话说尚晖还在赶路,没关注留在安王府的道标,也就不知道男主曾经把主意打到了他身上。

  从宫里出来,二姐彻底轻松了下来,看着弟弟亲自教女儿识字,她则含着笑给弟弟绣个新荷包,因为心情实在不错,偶尔还是哼一哼家乡的小调。

  二姐人美歌声也美,她心之所至哼唱起来,尚晖还要了琴来给她伴奏。而小公主就捧着自己肉乎乎的小脸,盯着母亲和舅舅,都不带错下眼珠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