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42(2 / 2)

加入书签

  这一情景,在山里忙活的粟米自然是看不见的。

  只说她领着弟弟,推着钢圈抵达晒塘坪的时候,这里已经挤满了人。

  “马丹的,倒霉催的死村长,这哪里是要交铁哦,简直就是在要了我的老命

  我把家里的锄头都算上了,也够不上一家五口人的份量,还能怎么办干脆,把我身上这着百十斤肉算上得了,不知道他个老混蛋要不要”

  “唉,别说你家了,我家上上下下,带上开春才得的小孙子,一共十二口人,这就是一百二十斤的铁啊我把家里炒菜的锅,煮饭的鼎罐,烧水的吹壶,还有煮猪食的大铁锅都算上了,那都凑不够唉,怎么办哦”

  “谁说不是呢,我家连割猪草,割谷子的四把镰刀都算进去了,加上吃饭的家伙事,勉勉强强才凑了四十几。这任务是完成了,可以后我们拿什么做饭,拿什么去田里割谷子秋天的时候,难道要用手去拔谷子吗”

  “老弟,你还算好的,分了家出来,家里就四口人,无非凑四十斤就好,不像我家,我爷奶还在世,家里没分家,上下加起来三十多口人,那可是得交三百多斤啊

  我光是想想都发愁

  后头民兵队长上家里通知后,我老婆把陪嫁箱子角上的包铁,还有家里门上的搭扣,甚至是针线篓子里的顶针都算上了,统统加一起,一半都没有凑够,更不要说还想留着吃饭炒菜的锅

  唉,任务我家是实在完不成了,要就吧,我,唉”

  粟米带着弟弟,滚动着钢圈一路往前头交铁的台子走,听到最多的,就是这样的议论与叹息。

  想想也是,他们老农村,都讲就个父母在不分家。

  而且大家家里都不富裕,田地都是合作社里的,家里劳动力多,抱团才能将将吃饱饭,在这样的情况下,极少有人愿意分家。

  像粟米姐弟这样的特例,像先前那位家里只有四口人的人家,在三合团,乃至整个县城辖下的乡镇,基本都是很少见的。

  大多的人家,两代,三代,有的甚至是四世同堂,那人口,不要太多哦

  所以说,村长心怀,这拨操作骚气的很呢

  上头定的任务是一户人家十斤铁,结果倒好,倒霉催的村长,为了他私人的先进,阴奉阳违的来了个一人十斤铁,连刚出生的小娃子都凶残的没放过。

  这家里有几十口子人的,到哪里去找几百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