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85(2 / 2)
伏图耶很快想到了这一缘故,他的手指点了点地图上的‘裕固岭’,“就这里吧。”
北戎铁骑所向披靡,打得璟**民闻风丧胆。他们这一路机会没有收到任何滋扰,可见璟人是被打怕了的。
退一步来讲,就算有不怕死的过来挑事儿,也是作死的节奏,有甚怕的。
果然上了岁数,胆子就变小了,就跟可汗一般。
搁他的意思直接灭掉璟国,取而代之,在繁华富足的土地上建立国度,离开草原。但可汗偏说要永记先祖的‘白绫之恨’,绝不重蹈覆辙。
所谓‘白绫之恨’,是一百年前的事情了。一百年前的时候,北戎不叫北戎,叫北狄。北狄可汗灭掉中原大国——东诏国,并把国都从草原迁到南地繁华之地。可没想到这安逸的日子过了不过十年,便被农民起义的军队赶回草原去,把他们祖先赶回草原的就是建立璟国的璟高祖。
北狄可汗带着残兵败将回到草原,不想就在他们离开这十年里,这里的草原部落发展的十分迅猛,他们已经没了立锥之地。看着瘦骨嶙峋的百姓,北狄可汗无颜面对,便取了白绫吊死在树上。
这便是北戎族人的必须铭记的耻辱,并对子孙后代耳提面命,不管以后北戎有怎样的实力,打下多繁荣的城池,都要记住不许迁都,永远把北戎草原作为大本营。
陆久垣带着几个山贼找到了山泉的源头。之所以说为什么水源是一个变故,是因为,山泉的源头是一个隐秘于丛林中的天然蓄水池——半月池,也是渭水的源头。
因为这池水状似半月的形状,故此得名。
这半月池还有一个名字,叫做死亡之池。
因半月池与渭水等河流息息相通,且海拔不高之故,一旦雨水疾下,这附近的水脉经常发生池水外溢的情况。
本地人都习以为常,大家都住在地势较高之地,并不会受太大影响。等个一二日,水自然会退下。反而池水溢出,会让大家很兴奋,拎起竹篓莫过小腿的水中捡鱼。
但裕固岭就不一样了,它看似很高,实际上是这里最低洼的地方,外人皆不知道。这些年村民挖了许多底下水渠,目的就是将池水引到这片空旷之地,保护自家田地。官府虽然三令五申不许他们如此,但村民哪里管那些,官府今天堵上,明天就被挖开。
山贼中有个女山贼叫山丹丹,她会通过观察云朵的形状、来向、变化等判断天气情况,她推测后日天必有一场大春雨。
陆久垣医卜星象无一不通,他通过星象,同样推断出这一结论。
这便他们产生一个大胆的想法——借地势借水势,搞乱北戎军队,趁机救人!
同样为了搞乱北戎军队的还有菅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