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03(1 / 2)

加入书签

洒洒地用英文写了十多页A4纸, 做了一份三到五年内的慈善项目计划书。

  因为陈洛如从小就在境外受教育, 所以她的规范文书写作都是用英语——用中文可能真有点儿写不来。

  孟见琛将她的计划书粗粗看了一遍,发现她还真有点儿东西。

  看来她在剑桥也没有成天白吃混日子,确确实实学了些真材实料回来。

  陈洛如认为,京弘虽然做了不少慈善项目, 但是传播效果却令人不甚满意。

  公关部抱着十年前的老一套, 买买通稿发发照片, 把慈善活动宣传得犹如领导人下乡视察群众一般, 太不接地气了。

  她想借助目前流量巨大的各大视频平台, 让更多的人知道京弘目前正在做些什么——不单单是宣传京弘这个商业品牌,还要肩负起传播爱心与正能量的责任。

  她希望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能参与到这项事业中来。

  “现在短视频平台流量很大,如果能把做公益项目这件事包装成有趣的短视频,我觉得效果会比现在好。”陈洛如说道,“而且我粗略地计算了一下,成本应该不是很高。”

  “我以为你只会算自己的购物清单。”孟见琛揶揄道。

  “我从来不算自己的购物清单,好吗?”陈洛如不服气,她都是闭眼买买买,算价钱什么的多掉价啊。

  “你的钱,我随便花当然没关系。”陈洛如说得理所当然,“可这个涉及到公款,我不能乱来的。”

  她的父母好歹也是知名企业家,陈洛如从小耳濡目染,对这些事情还是能拎得清的。

  “嗯,想法不错。”孟见琛表示赞同,“准了。”

  于是陈洛如斗志昂扬地开始招兵买马,她不光招了一个小助理,还组建了一支自媒体团队。

  这个团队直属于陈洛如管理,她之前就美名在外,有不少投简历的男士是冲着她的名声来的。

  整个小团队统共也就五六个人,但个个都是精兵良将——毕竟享受京弘正式员工的待遇和福利。

  陈洛如的第一支小视频拍摄地选在了位于北京郊区的太阳村。

  太阳村是一个NGO(非政府)组织,以无偿代养服刑人员的未成年子女为己任。

  太阳村里的孩子,一方面因为不属孤残,难以得到资助;另一方面又因为其父母的犯罪背景而得不到社会大众的同情。

  他们当中,有的沿街乞讨,有的漂泊流浪,有的遭受亲友虐待,还有的甚至重蹈父母的覆辙,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这些孩子的存在,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无法破解的悲剧和死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