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2(2 / 2)
相比许书记,魏建国和王市长反倒略微镇定些,因为他们都不是第一次和花枝打交道了。
至此,花枝办学的事便在许书记的支持下顺风顺水地展开了。
学校是在江渔刑满后建成的,花枝任命江渔为校长,自己为副校长,杨爱民为教务主任,另外又从各地重金聘请专业老师来教学。
一开始,村民们怕被坑,没有几个人愿意去报名,后来花枝让人在学校门口贴出告示,说第一批学员学费全免,另外还有生活补助,两天时间就把学员招满了。
花朵做为学校的财务会计,对花枝的做法表示非常不理解,问花枝是不是钱多的没处花了,斥重金盖了个学校,一分钱学费不收,还要倒贴生活费。
花枝满不在乎地笑:“对呀,我就是钱太多,不花出去会发霉的。”
她又不是傻子,倒贴钱的事除非有利,不然她打死不会干的。
第一批免费学员就是她的鱼饵,有了鱼饵鱼群才会上钩。
等大伙看到第一批学员在她这里学到了真本事,还愁招不来人吗?
只怕到那时不只花庙乡,远近城乡的人都会慕名而来。
不过话说回来,她也并不是想靠这个学校赚钱,如果是为了钱,她大可以投资一些来钱快的项目,她办学校的目的,往小了说,是为了给有案底的江渔一个光明正大的身份,往大了说,就是她在许书记办公室说的那些,是为了家乡的长远发展着想,家乡整体兴盛发达,她作为个体也会得到更大的益处。
随着养花的乡民越来越多,之前把地租给花枝的那些村民开始坐不住了。
当初他们之所以痛快和花枝签了租地合同,是因为洪灾之后他们没办法立刻进行耕种,又急需钱用,不少人还打好了如意算盘,想着自家人先出去打五年工,等五年后如果花木生意有了起色,他们刚好可以回来接手。
只是他们谁也没想到,短短三年时间,花枝就带火了全乡乃至全县的花木生意,他们要是等合同到期再下手,恐怕连肉汤都没得喝了。
因此,他们已经等不及合同期满,恨不得立时就把自家的田地从花枝手里收回来。
花枝并不知道这个情况,建学校的事办好之后,她又恢复了隐居生活,每天在家读书看报看电视,帮刘玉兰做家务,教江多做作业,没有大事不出门。
江渔再有三四个月就回来了,江渔一回来,她也该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