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84(1 / 2)
来轻巧,却要花费无数心血去维持。燕飞明白这个道理,也不去强求别人,只会尽己所能,再度北上打探。
燕飞的心事好猜亦好理解,刘裕那边就困难一些。苏夜本不知情,直到见了江文清,得悉刘裕传信给她,希望见她一面,才动身前往广陵,潜入北府兵军营,当面问他怎么回事。
边荒光复不久,谢玄伤重不治,在小东山遽然离世。这是司马朝廷的不幸,是南方汉人的不幸,更瞬间把刘裕扔进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刘裕和燕飞是生死之交,性格、际遇、处境却很不相同。燕飞经常独来独往,潇洒飘逸,是个没有身份压力的山野闲人。一定要说的话,“边荒第一剑手”,便是他唯一拥有的名气。
但是,刘裕肩头担负的责任、承受的压力,比燕飞沉重许多。他现在当然不知道,自己将是未来的皇帝,与拓跋珪分踞南北,隔江对峙。别说高高在上的天子宝座,就算北府兵的大统领之位,看上去也是遥不可及。
假如谢玄多活几年,着力培养扶持他,为他铺平道路,那会是另外一番气象。可惜天不遂人愿,谢玄逝世后,谢家本身都风雨飘摇,根本无人顾及刘裕。而北府兵众派系间的矛盾,也在短时间内爆发出来,一扫谢玄在世时的安稳局面。
谢玄对刘裕的垂青、认可、期望,根本不是他的优势,反倒变成了夺走他性命的弱点。
除了谢氏叔侄的态度,荒人的支持,刘裕并无其他依仗。他收复边荒,回北府兵复命之后,刘牢之轻描淡写说几句话,他只能乖乖低头从命。
从另外一方面看,他可以紧紧抓住,为己所用的,居然也只有北府兵。荒人支持他,只因他有着过人的军事才华,一举击退了威胁边荒的强敌。想要他们死心塌地服从他,听从他的调派,眼下还不行。
此外,谢玄选中他做继承人的传言,也甚嚣尘上,配合他最近的大功,更是来势汹汹。刘牢之和何谦均想继承大统领的位子,听了这个传闻,心里肯定会产生嫌隙。
他刚风光了一小段时间,就沦落到四面楚歌的境地。他绝非笨蛋,所以想清楚这件事后,终日忧心忡忡,反复思索未来的发展。有了这么多心事,他又怎么雀跃得起来呢?
苏夜与刘裕见面后,很快弄明白了他的苦衷,并颇为同情他。
“我明白了,相信我,我真的明白,”她说,“你处境堪忧,看似出尽风头,扬眉吐气,其实随时可能遇上危险,或者被当成弃子,讨好某个大人物。你过去的风光,会成为别人对付你的因由。刘牢之已经忌惮你的名气,打算搁置你了,不是吗?”
她盘膝坐在一张椅子里,双手分置两边膝盖,双眼紧盯刘裕。在这个时代,高门名士仍保有席地而坐的习惯,而这种可以让双腿下垂的椅子,仍被叫作胡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