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97(1 / 2)
自顾自回宫了。
等她回去没多久,王贵人和余常在的事儿也出了个结果,皇后自然是一如往常的公正严明,也不知两人是怎样在她面前陈情的,总之王贵人被皇后劝了句“得饶人处且饶人”,变相将她得理不饶人的名头给定了下来,不过念在她是苦主,皇后便各打五十大板,将二人分别罚了三月月例,抄写宫规十遍,算是小惩。
至于余常在摔坏太后赏赐的玉镯,皇后称自己是小辈,不能代太后做出处置,就把这烂摊子抛向了慈宁宫,让太后决断。
太后能如何?但凡罚重一点,旁人难免觉得她是有意纵容自家小辈,再说余常在那性格,被送到慈宁宫的时候,嗓子都哭哑了,眼睛肿得不行,瞧着模样分外凄惨。
要不是太后知道王贵人是个什么性格,大约也会以为余常在是在她手下受了多大的委屈才这般不顾形象的认罪求饶。
只是最后,太后非但没有惩罚,还叫人从她个人的宝库中找来一对金玉翡翠镯,送了王贵人和余常在一人一个,又当中进行了一番“自然有缘同住深宫便有姐妹情分,相互间该相依相靠”的谈话,尽显雍容大气,反把皇后给比了下去,衬得她如何担不起事似的。
所以说,砸黑锅也是有风险的,碰上个等级高的,可不得咬碎牙往肚子里咽。
第147章 太子
白贵人和余常在之间的小打小闹在后宫中司空见惯,并没有引起多少关注。
倒是不久之后,前朝内阁上书奏请皇上提选太子三师,其中深意,人所皆知。
既然确立了东宫辅臣,那么他们教辅的太子又怎么能虚设呢?
一时朝野哗然,掀起的巨浪转瞬便蔓延到了后宫,人心不免浮躁起来,议论纷纷。
内阁几乎为王家把持,众人自然将焦点放在了皇后的九皇子身上,不过是个未满周岁的孩子,已然成了不少人的眼中钉。
乔虞倒觉着此事至少与皇后无关,毕竟有太后和元孝皇后前车之鉴,王家再蠢也该知道风口浪尖上不是那么好站的。
她暗地里怀疑是太后一脉的主意,一来是为了留条后路,无论怎样,太子总该有王家血脉;二来大约是为了让皇后和九皇子占了世人以及皇帝的注意,如此一来,王贵人便成了能牵制皇后最好用的工具。
这原本说起来就是王家内斗,与她无关。
可没成想,在皇帝把奏疏打回去之后,不知从何处传出的风声,意有所指,皇上之所以不愿定九皇子为太子,是有心让宠妃宣昭仪之子上位,又顾忌九皇子是嫡出,为上天既定的储君,两难之下,才拿不定主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