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21(2 / 2)

加入书签

  汪铎微微睁开了眼:“有心了。”

  永安居然能打听到他的喜好,他已经很多年没喝过云雾茶了。

  不知为什么,他听永安说话莫名觉得熟悉,曾经有一个人也这么义正言辞地问过他,不过她已经死了。

  ——他的女儿昭昭。

  “快清明了。”

  汪铎垂下眸,掩住眼底的痛苦,是他没有保护好她的女儿,才会让她年纪轻轻就长眠在了陵墓。

  “是啊。”

  年轻人回道,鸳鸯眼也浮现几分哀痛,今年是他的主人去世的第十四个年头。

  …………

  谢蘅并未回宫,而是直接去了淮园,李家的妇孺被官差捆绑着扔到了知泉厅,谢蘅让侍人松开了她们。

  李家书香门第,除了年纪太小尚未开蒙的,即使是嫁进来的新妇也才思敏捷。

  “你们可以死,我不拦着你们,可是最没用的就是死了。”谢蘅坐在主座上,喝了一口茶。

  “我买你们是花了十两金子的,死一个,我自会在没死的人身上补回来。”谢蘅缓缓说道,“那个时候,就不会让你们在淮园这么容易了。”

  年长的女眷自然是听出了谢蘅隐含的威胁,一个头发雪白的老人出声道:“郡主不必担心,我们若要死早死了。”

  她们一死了之,孩子怎么办?李家百年门楣,即使再不容易,她也要把孩子们好好抚养长大。

  “你们之中,哪几个更聪慧?”谢蘅问道,都是李家人,容貌相似,光凭长相实在无法确认。

  她只是随口一问,没想到李家人却开始推脱起来,最后选出来的人都是才五六岁的孩童。

  李绾默默地垂下眼。

  她如何能看不出来,谢蘅想挑选一批机灵点的奴隶,或许是作侍童,或许是作伴读,剩下的人应该就是做粗活,像她这样与谢蘅年纪相仿的,或许还会成为郡马的姬妾。

  所以,她毫不犹豫地就把弟弟推了出去,弟弟还小吃不了苦,她已经享受了李家十余年的庇护,足够了。

  谢蘅哭笑不得地看着自己身前怯怯的几个萝卜头,一转念就明白了李家人的担忧:“你们啊……李绾,你也跟着我来。”

  “我?”

  李绾望了一眼老夫人。

  “去。”李老夫人颔首,“郡主让你侍候,是你的福气。”

  她已经八十岁了,见过许多人,之前对永安郡主尚有惊惧,现在已经彻底明白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