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5(2 / 2)
☆、香引
这一日,太守府接见了一位贵客。
来的是山作寺多年来神龙不见尾的传奇得道高僧,法像大师。非独身前来,身边跟了位青衣黑衫,玉簪束发的年轻男子,芝兰玉树,清俊姿容,惹得府里一干下人侧目连连。
只是太守大人来了后,不免腹诽这男子看自己的目光也忒冷了些。
中秋前夕,八猞战势突转,军中机密情报外泄,靖国公大计被阻,致辔县深陷险境,外有狼侍环绕,攻城不断,内无粮草供给,马匹做烹。守城士兵惶惶终日,竟生出奔逃之心,被培嵘当场斩于刀下,血溅于面,徒增可怖,震慑万军于杀威之下。
然一日无粮,便困局不解,数度战败,仓皇而逃,已呈必死之局。
唯培嵘日日脸硬如石,绝口不提,坚守城内,苦苦支撑。
人心绝望之际,前杜府公子今山作寺若相大师率虞城百姓运粮万担奔至,雪中送炭,全军痛哭高呼,感恩戴德。终撑至靖国公大胜八猞蛮夷王都,敌军得报,慌不择路原路撤回,撞上已解金陵危局正急赶而来的罗辉,又是一番激烈厮杀,被尽数全歼。
至此,蛮夷元气大伤,数年内再难起战事。
朝中圣上闻得捷报,喜不自禁,心情激荡之下,竟一时没能缓过气来,驾崩而去。
太子年十八,名正言顺登基称帝,改元一事推至明年正月。
初登帝位,新帝便连下封赏旨意,靖国公,培嵘以及罗辉一众人都得赏而归,其中培嵘拜将军位,赐府宅印玺。
而在辔县立下大功的杜若相,盖新帝不若先帝,对当年之事亦无甚感觉,特恩准其可入世归家,次年亦可参与科试,入朝为官。
杜若相一一受之,入宫谢恩。
次年揭榜之日,杜若相赫然位列一甲第七名,虽与前三甲失之交臂,但同考之人观其面色,似是满意甚佳,并无丝毫不甘之恙。
于是叹,不愧是出过家的,这一身不争不抢的佛性,实在比不得啊。
永安初年,培嵘独自领命前往八猞收拾残局,数战下来,赫赫声名,早已传遍天家土地,百姓无不敬佩尊崇。
而杜若相,期年下来,政绩非凡,已位至内府,文人以为首。<br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