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34(1 / 2)

加入书签

 经销商马军,是前些日子在李燕这签的合同的。马军这人胆子大眼光好,就是太仗义。从部队转业,本来家里找人给分配的公安局的工作,就是因为战友说他妈瘫痪,孩子还小,就让给他了。后来在别人嘴里知道瘫痪的是后妈,压根连看都没看过。

  去找那个战友算账,又被人家一顿哭天抹泪给忽悠回来了。媳妇骂他浮灵(表面灵光),他梗着脖子嚷嚷了两句,这件事情也就那么过去了。

  之后马军就转战商场了,小打小闹的干了两年,小钱挣了点,但总是不甘心。

  这时候发现李燕的调料,他发现自己的机会似乎来了,所以比李燕更上心这个买卖。

  说起来也是马军第一个跟李燕说起假货的事。

  这时候大家也没有什么假货意识,就是马军在市场上发现一种比李燕调料相对便宜的调料,叫李家调料。

  味道和李燕的王氏调料有九分相思,但是价格确便宜差不多三成,这让一直在市场上独占鳌头的王氏调料产生了不小的冲击。

  要不是有火锅料的救场,说不准李燕的厂子都会关闭。

  王军把事情告诉了李燕,也是让她想个办法,是减价还是怎么着,要不然大家的买卖都面临转行的危险。

  李燕看着马军拿回来的李氏调料,马上意识到李芳又开始跟她抢生意了。

  只是纳闷李芳是从哪里弄到机器的,要知道现在的北方根本没有再加工机器。

  说起来这个,李娟“功不可没”,李芳不是跟她要房租钱了吗,李芳口口声声说这个认钱,那个吝啬,其实最小心眼的就是她,一边是记得李燕的“落井下石”,二是钱还是在自己兜里对抵事。

  她就把李燕的买卖夸张的贼挣钱,还好干,可比现在起早贪黑的强。

  李芳有八分动了心,可是她没有机器啊,没有机器那怎么干活呢。

  李娟就等着这话呢,她见多识广,在广市跟着风哥一起上厂子办事的时候,就看过那些机器,在北方也许没有,但是在南方只要有钱遍地都是。

  “要不这样吧,芳子,我给你找一台机器,就算是姐姐帮你的买卖,我也算入一股。你看怎么样”李娟盘算完,这些就算到李芳不可能再向她要房租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