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4(2 / 2)

加入书签

  停了停又道:“更何况涛儿也要上学堂了吧,还有三堂弟也到了说亲的年纪了,这又是一笔开销,您也得为他们考虑考虑呀。”说完,就坐在那,等老叔祖自己想清楚。

  林老叔祖想了很久,不得不说林二叔的话真的说到他心坎上了,他家虽说温饱有余,但孩子也多,不论是孙辈的上学还是给三儿说亲都是一笔开销,就算拿出来了,家里也会过得有些紧巴。

  罢了罢了,大不了以后更加尽心就是,总之决不能让他们吃亏,于是就点了头,答应下来了。林二叔见他点头也很高兴,毕竟这叔爷爷什么都好,就是脾气太倔。

  打定了主意,林老叔祖就坐不住了,拿起一旁的拄拐,就招呼众人:“走,我带你们去看看你们的地,正好胭儿丫头和清小子也许久没来了,出去看看还认不认得。”

  第十章

  清河县处在南边,这边大多是水田,种的也是水稻,可是这红花喜温畏涝,这里暖和倒是暖和,就是不够干燥,林胭有些头疼,她懂染布,于种田方面却不那么懂。

  好在林老叔祖有办法,“你们家的地上等的水田有十几亩,这是不能动的,还有几亩下等的地,产量太低,就种了大豆、花生之类的,这些年下来地也养的不错,肥力也上来了。”

  “若是这些旱田不合适,我便带你们找村长,村里还有些荒地没人要,倒是没什么水分,只是肥力不够。”

  老叔祖边说边带着他们往田里走,一路上碰到了许多来往田间的汉子和村妇,一个个都十分热情地跟他们打招呼,可见老叔祖的德高望重。

  几人先去水田那边看了看,水田拾掇的很好,秋收已过,只剩下稻秆在田里泡着,还没来得及收拾。

  又走到了旱田边,老叔祖拿开拐杖蹲了下来,用手捻着一小撮土,细细感受,“嗯,不错,这土可用。”下了结论。

  一旁的林胭林清二人也有样学样,搓了搓土,林清对着林胭悄悄问道:“姐,你有没有感受出什么啊?我怎么没感觉呢?”

  别看林老叔祖年事已高,耳朵却还尖的很,听了他的‘悄悄话’毫不客气地教训道:“清小子,我看你读书都要读傻了,虽说读圣贤书重要,却也不能毫不事农事,这地可是咱们的根!”

  林清被训得缩了缩头,老老实实地答:“林清知道了,日后必定改,多多了解农桑。”林胭在一旁也拼命地降低自己的存在感,怕被问到。<br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