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2 / 2)
第一局参赛便是“知音”根据屏风对面“出资”人的神情动作猜出锦盒内“易物”的价值。
八只锦盒规格样式一模一样,巴掌大小,盒盖纹刻着知音阁独有的朝颜花形及藤蔓纹路包围的的“知音”二字。
其中“易物”按规定价值实价不超过4888两白银,但对于在座来说,这已是日常花销不小的出手。
“对战”人之间放置屏风,一方面挡住“出资”之人过多的举止,为“知音”增加难度;另一方面以便其在被“审判”时,自己能够在位置上的屏风高度开启锦盒,达到除对面“知音”所属隔间人外,其他观众、选手观瞻其中物品。
而此时吴渊入耳所听到的,都是关于知音阁大手笔规定想法。
就宣武侯府来说,一年日常花销也就将近800两,因此大家都对它是否存在如此价值“易物”表示怀疑和期待!
当然“出资”人“易物”价值通常在2000两上下,更多实在凤毛麟角,至少吴渊参加的两三次最多也就两千两,三千两以上的易物,她听说只在知音阁前三届存在过!
说起来知音会原本是一两年举办一次,今年已是第二次,时间还仅隔一个多月。
在吴渊看来这么大场面,与其说是比赛,不如说是游戏!确定“易物”价值难易程度有“运气”的成分,所幸差距可以后一局弥补,可以说比赛结果取决于三局表现分数最高者。
第一局所有胜者的分数取决于所猜物品价值接近度,失败情况下,第二局若同代号另一位“知音”再次失利则全员直接淘汰出局。一般一局失利,二局更难。
所有来客知悉赛会规则,前八名上去的大多是天都五品到三品官员的子女不等。
一声短笛音起。
只见“出资”人开始或喝茶,或左右畅聊是与盒中之物相关的话,真真假假自由“知音”断定。
也有八风不动正经危坐的、嬉皮笑脸、挤眉弄眼的。毕竟他们虽有嘉财,但参赛物不仅是有足够金钱的价值,还是在他们心中有份量的物品。
一般来说,实际价值3000两以上“易物”,“知音”者“知”价在2200两之上,那么对方就可以以一成价位获得此物所有权,一旦入手,后果不论。与之相反,他们则获得所呈之物双倍家财!
无论怎么算都是他们好处大。
听说之所以这么规定是为增加趣味性,另类的诱惑与赌局!
在观众很有兴致的低声议论台上富人姿态中,游戏平静地完成两组,在台下顺利了结相关手续。在第三场,终于“热闹了”,此时游戏大约不到两刻钟(约24分钟)!
“不行,这可是我的传家宝,不能折价!”,此时华服书生模样的青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