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2 / 2)

加入书签

  黎明始去,旭日出自东海与天之际,冥冥中海岛及山石也异动,隐居旸谷及隅渊的凰鸟直飞九重天上,而放眼云深天际早已一片热闹祥和,礼乐声齐鸣,颂天宫帝后之德,功臣之勋。

  “呀呀呀,这不是奎宿君吗,许久未见,倒是越发越文绉了,”喧闹声中,太清境的伯阳老君执酒樽而来,简朴道袍宽松飘舞,身旁还簇拥着几名三清仙者,皆是仙界德高望重之辈。

  “老君过奖,”作为天宫文史之臣的奎宿亦久违交笑,于同僚间转身拂袖时一掠书卷气息,执酒樽回应了一道,小饮后再笑问,“晚辈记得您此次一闭关便有数百年,别来无恙否?”

  伯阳老君浅然哧笑,道:“还好还好……不过错过了咱们九重天和妖魔界的那些场恶战,没能尽半点力,好在天庭自有大福,万魔归心,这样的大场面,老朽无论如何也要前来的。”

  提到错过的战事,其祥和的眉目间不觉染了惆怅,一瞬而逝。

  再准备寒暄,另几名三清道者已先开口:“我们几人之前正议论天庭给四海各界晋封的事,听闻奎宿君已接下了为天帝撰各地官志之职,趁此大宴闲暇,不如奎宿君趁我等正觉新鲜,予以告之一二?”

  仙宴共设三日,帝后尚未到出席之时,于是放眼四下歌舞升平,仙家间聚集成团,笑语畅谈便成常态,说自家私话又或议当今事,略加忖度都是少数。

  “其实此次加封之仙人仍旧是论的战功……尤其仙魔两界自上次战后赫封的几位神君,”奎宿君莞尔回应这才接下的差事,只是细言时有所忧虑,“承天帝之旨,晚辈如今正一一加撰详史,不过期间始终有不肯多议已逝之事者,所以,但怕是不能赶在所有神君加封的大典之前录完罢。”

  “哦?还有这等事,”伯阳老君蓦然觉惊奇,不禁问,“这么多年过去了,想来能在那天宫正殿上立史碑该是何等的荣耀。怎么,还会有这等不愿多议当年盛况之人?”

  “诶,老君这便不知了,降魔兵确实乃是天界大功勋,可也不乏几位未再讨赏的,”自一旁走来的一名受邀仙将则当即回顾,“尤其我记得,当初那封典上……似乎还有光明宫所荐的一位女君吧?”

  问的是四周知晓者,不过众人皆只迷离忆起些许。

  “哦……是那尧华界的,我也有些记得,”一名仙官最先忆道,“过去在光明宫打过照面,还来我府上宣过旨的,不知怎么就偏偏入了尧华了。”

  上古时的主天君东皇逝后,禅位于当今天帝,其后人则退居到分界尧华——天界特准开设的自理宫界,有山水,星河及宫宇,壮阔繁丽却少准外仙出入。

  “不错,晚辈正要重访的便是这女君,”奎宿君点头以应,并道,“只不过道听途说不能全信,无论如何还是需见到其真面才可开笔作志。”

  众人面面相觑,似是又议至格外新奇之处。

  “尧华封宫许多年了啊,”当即又有仙人感叹,并笑著唆言,“我自地界来,倒也挺想看看这女君真面,若奎宿君见了,也代我等问候问候?毕竟要见个天后座下的门生不容易,又性子使然……”

  “诶,你这话便谬言了罢,”未想伯阳老君突然有所烦厌,清声驳道,“就尧华现在那位,在当初可并非是光明宫人,听说还受过不少天后训责,没有恃宠而骄的道理。你们未见其人修道飞升的辛苦,便不要妄加私语。”

  修道长者总是顾全道理,又悯道人艰辛,对碎语自然摒弃。

  “是是是,老君说得是,”那名仙人这才顿觉不妥,环视四周,再对奎宿笑道,“我们这不是颇觉战功中出女君,这事情稀罕这才多问吗,既然如此,还是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