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9(1 / 2)

加入书签

刘恒晕倒在未央宫。

太子刘启接到宫里的消息,即刻携薄皇后,栗姬,王夫人进宫。

王夫人最为辛苦,挺着大肚子随刘启奔波于宫中廊道,善良的薄太子妃见之,吩咐贴身婢女去帮扶王夫人,栗姬对王夫人心有芥蒂,此刻对王夫人漠不关心。

刘启没注意王夫人不舒服,一心一意只想到皇父身边侍候。王夫人脸色苍白如纸,整个人摇摇欲坠,很想说休息,但不能说休息,只得忍住。

到达未央宫,已近子时,太子的嫔妃们都跪在未央宫前的阶梯下,品阶低的官员跪在这些后妃的身后,个个潸然泪下,跟死了亲爹一样。

寂静的夜空下,未央宫传出三道凄惨的声音:窦皇后悲痛欲绝,泪流满面地疾呼,“陛下,你不能离我而去。”

丞相等一些二品大员,大哭道,“皇上——”

刘启悲痛地说出,“父皇!”二字。

许是因为还有重托于儿子的事,刘恒闭上的眼睛突然睁开,枯瘦的手臂向刘启招手。刘启见已死的父皇又醒来了,于是冲到床边,立刻握住刘恒的手喊,“父皇——”

刘恒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刘家的天下,他知道他现在大限将至,在临死之前他一定要对刘启说,“要知人善用和休养生息。”

汉文帝驾崩,举国皆悲。

数月后,日子照样过,死了旧皇帝,新皇帝登基便是。百姓们唯一担忧的是,这新皇帝仁慈吗?

新皇帝刘启确实仁慈,因为他正考虑要不要废除“王侯就国制。”王侯就国制是先帝刘恒在位期间就开始实行的一种制度,其目的是为了让各位列侯回到自己的领地生活,以减轻长安的粮食供应。

犹豫中的刘启看着底下这些大臣大臣们举着白圭,吐沫横飞,为“登基日期”争吵不休,有点心不在焉,昨日收到馆陶阿姐的来信,现下心里正烦恼。

阿姐在信中哭诉棠邑国不好,风水不好,人也不好,总之就是不好。他就这么一个姐姐,被父皇指令下嫁给了陈午。

其实当年阿姐嫁给陈午,算是委屈阿姐了,堂堂一个大汉长公主,如此尊贵,却嫁给一个只有一千八百食邑的小王侯,实在是地位不对等。阿姐“远嫁”时心里的憋屈,在临去棠邑就国的时候,就与他哭诉了。

如今三十年一眨眼过去了,阿姐还未忘怀,字里行间无不诉说自己的委屈。只有在提到阿娇,陈须季,陈蟜这些可爱的儿女的时候,阿姐的语气才有片刻幸福。

大臣晁错见刘启神游,不由得气结,刻意高呼,“储君,登基时间定在八月五号,如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