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88(1 / 2)

加入书签

r />  裴则听见“我们可真有缘分”几个字,眉头不为察觉的皱了一下,转瞬就听见邢思言说:“我和裴先生也很有缘分啊, 也算是第二次偶遇。我们晚上一起吃个饭吧,上次都是你请的客, 这次我做东。”

  裴则笑了笑, “改天吧,我和小舟下午还有事,不知道几点钟回来。”

  “那行。你们先忙。”邢思言又对叶小舟说:“我随时有空, 你闲了过来找我。我在山水间12号。”

  叶小舟点头说好。走出度假村酒店,心里还在嘀咕,怎么会这么巧呢。紫竹镇又不是什么知名旅游景点,而且离世安也挺远的,居然会在这里碰见邢思言。

  裴则领着她先去了紫竹茶厂。被王总交代过的茶厂经理,热情的引着他们参观车间。

  白龙潭的茶农一直都是手工炒制龙芽雪针,叶小舟是第一次见到各种制茶的机器,看的眼花缭乱。这位姓华的经理挺健谈,给她不停的介绍各种机器。

  “杀青机原先用的是滚筒杀青机,这是新的电磁杀青机,这是微波杀青机。”

  “针对芽针型,扁形,卷曲型茶叶,都有相应的成型设备。这是自动曲毫机。”

  “这是微波加热和远红外加热机器。”

  叶小舟看着这些机器,再一对比白龙潭的茶农炒菜日常,有一种原始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差距感。

  她忍不住问华经理,“你们这儿的就没有人工炒茶的吗?”

  华经理点点头,“也有,但是非常少。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家还保持着手工炒茶的习惯,不过都是自己喝,。”

  说到这儿,他笑着叹气,“老年人思想比较固执,觉得手工做的茶味道更纯正。其实大部分人都喝不出差别。”

  叶小舟点头。

  华经理又说:“机械化是早晚的事,人工炒茶就算再好,人从哪儿来呢?肯留在乡下的年轻人越来越少,都出去打工挣钱,有几个年轻人留在家里种茶?人工越来越贵,采茶工人越来越难请。人工采茶太辛苦了,都不乐意来。”

  关于这些,叶小舟也是深有体会。白龙潭面临的情况和紫竹镇差不多。年轻人越来越少,采茶工越来越难请。她大学毕业首选的也是在市里找了份工作,没有回茶园。而叶潭,更是对茶叶一窍不通,父母也希望他能学业有成。

  望子成龙的心都是一样的,周围的邻居何尝不是如此,家里孩子要是学习好,那肯定是砸锅卖铁的让孩子出门念书。实在是没有学习天赋的,也都愿意出门打工,真正留在茶园的,都是中老年人。

  参观完茶厂,华经理又带着他们去附近的一家茶叶加工厂,去看怎么做速溶茶加工,怎么提取茶叶原汁。

  叶小舟看着看着,有了个想法,悄悄问裴则,“他们收不收外面的茶叶?”

  “半日闲建这个茶叶加工厂的目的,就是因为私享茶园的园主每年要不了这么多的茶叶,剩下的茶叶也不能扔掉,所以就进行深加工,再和一些企业合作。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