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92(1 / 2)

加入书签

厨艺的,到时候买回来做厨子就行了。”

  由于有了心理准备,等饭菜真正入口时,刘珍儿发现味道也不是太差,但夏荷说她只会这几个小菜。刘珍儿决定买厨子的计划还是不变,毕竟有了条件了,也不能在生活上太亏待自己。

  饭后,刘珍儿正打算差人打听周围的住户,打听京城各路人士对昨天宫中宴会的看法时,守忠就跑了进来:“郡君,殿下庄子上的人过来拜访了。”

  “消息传的好快!她们这就知道我住这里了?”刘珍儿挥了挥手,“快请他们进来。”

  皇庄管事夫人关氏带着几个刘珍儿熟悉的农妇进来,恭谨的对刘珍儿行礼:“奴婢、民妇见过郡君。”

  “免礼,你们如何找过来的?这么早过来有何事?”刘珍儿看着几个和她一起在田间劳作过的大娘柔声问道。

  刘珍儿柔和地声音,让那些农妇们回忆起她以往的平易近人,因身份变化带来的距离感又消散了些,神情也跟着轻松了些:“昨儿下午就听庄头说,郡君您得到了陛下的加封,当时就想过来了,但想着您才搬家肯定很忙,也就没有过来打扰。又怕您才搬家,东西短缺,我们没有其他什么,就是庄子上有点粮食和山货,便拿了过来。”

  “你们去年冬天也歉收了,这粮食我是万万不能收的。”刘珍儿连忙拒绝。

  最先开口的那个大婶有些急了:“我们现在都不缺粮,去年秋天种的粮食也快收了。”

  “还是不行,还是要手里有粮,你们心里才能安稳。”刘珍儿还是摇头。民以食为天,她们要手中有粮,心里才不会慌。

  关氏连忙笑道:“郡君,您就收了吧,她们是真的不缺。且不说你弄的暖室育种让冬粮增产了多少,就是她们的男人配合顺天府去各个县教育种方法的事儿,朝廷今年如春都赏了一大批粮食呢。”

  看来陆陆续续跑去海外的商船,已经让大庆的国库不缺粮了。

  “郡君,那些粮食真的不值当什么的。况且我们家的娃也托郡君的福,前些日子捎信回来,说做了小官,虽然灾情严重的地方有些辛苦,但那也是我们几辈子都不敢求的福分啊。”一个穿着青布袄的大婶激动道。

  刘珍儿听到认识的人有了前程,心中也很高兴:“好,你们的粮食我就收下了。朝廷能任用他们,说明还是他们自己有能力,我帮不上什么忙,就在这里恭喜几位大婶了。”

  “郡君才出宫,府里一定缺人。”关氏看着那几个农妇十分羡慕,也开始推销自己的儿女,“奴婢家里倒有一对不省心的儿女,若郡君不嫌弃,就收了他们在府里使唤吧。”

  关氏是和他男人都是奴籍,他们的孩子自然也是,刘珍儿有些奇怪:“咦,你的女儿没入宫吗?”

  “小女资质不行,没能入宫。”关氏有些尴尬道。

  这话刘珍儿可不信,她当年被逼的自卖入宫的时候,可是面黄肌瘦都被选进去了,这关氏的儿女再不济,也肯定比她那时要好。

  若平时别人不愿说,刘珍儿也不会多问,可既然想把人塞她这儿来,她就要问清楚了:“真的只是资质不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