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72(1 / 2)

加入书签

泽道。

  “顺天府?”老管事吓了一跳:“去顺天府衙门?可草民们只会种地啊!”

  赵永泽挥手打断老管事的话:“会种地就够了,本宫会派人和你一起去的”

  老管事顿时放下了心,思量着怎么完成殿下的任务。

  赵永泽又吩咐了敬忠一些事情,才让他带着田庄有经验的农人去顺天府。

  整个顺天府下面就有二十多个县,为了能全面快速的推广,整个田庄的农人都行动了起来。他们中有些人原本胆小怯弱,但见大部分官员都不敢轻视他们,反倒还要向他们请教时,渐渐就自信了起来。

  很多百姓家都没有条件布置暖室,便一律用草棚育种。官府就出钱出力盖暖室,在暖室中培育粮种,为将来百姓补种做准备。

  敬忠第一次出宫办这种大型的差事,自然不敢轻忽分毫,跟着顺天府尹跑遍了二十多个县,亲自监察了暖室的育种情况。

  正月十五大朝会后,大庆这个庞大的国家机器全力的运动了起来。

  民曹司的小吏和被派去民曹司学习的那些农人,都被封了个小官职,和民曹司的官员一样,被派往了大庆的各个州府。与他们同行的,还有各地的镇守太监和暗中的玄衣卫。

  顺天府在天子脚下,它的育种情况就备受朝廷大佬的关注。每天都有各个县衙的进程汇总,传到朝廷,以至于大佬们对于育种情况都了如指掌。

  刘珍儿也关注着顺天府的农事,但她不知道她的名声已经随着暖室和草棚这两种育种方式,在小范围内传开了。

  而传播着刘珍儿名声的农人们,丝毫不觉得自己的行为是被引导了,他们只是顺着心意表达他们的尊敬崇拜。

  在京城各县传来好消息的时候,已经是二月将到惊蛰了。马上就要到以往的春耕时节了,天气却越来越冷。

  京城所有知情的人,都满心忧虑。

  然而,天不遂人愿,在惊蛰的前一日,天降大雪。

  各地降雪降霜的消息传来时,所有人都不再心存侥幸,开始紧迫的盯着草棚和暖室里的粮种。

  当盖了草棚的苗没被冻坏的消息确定后,整个京城的人都松了半口气,现在国泰民安,所有人的日子都不算难过,谁都不想大庆发生动荡。

  赵永泽每天上朝听政,忙碌了起来;刘珍儿认真的照管这田庄的粮食,也不得闲。但两人都会在每天傍晚一起待在书房练字,每天短暂的相处都变得格外珍贵了。

  “去年种的冬粮冻死了大半。”赵永泽叹气:“很多地方,怕是不久就要缺粮了。”

  刘珍儿想着田庄里被冻死的麦苗,也有些隐忧,但还是劝道:“风调雨顺这么多年了,家家户户都应该有些存粮,只要坚持到这批粮食长成就好。”

  “国和民都没有每日奏折里那么安泰。”赵永泽有些忧虑:“只希望这次玄衣卫能有所作为,将鱼肉百姓的贪官污吏都清理干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