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2 / 2)
刘珍儿没想这句话的深意,她看到书桌上那本厚厚的书和旁边的笔纸:“殿下还在抄《通鉴》?”
难道陛下的惩罚还没有完?刘珍儿看着殿下不算结实的手臂有些心疼。
“《通鉴》是一本好书。”里面包含着帝王之道,赵永泽说的有些含糊:“父皇给我选了这本书,对我也是有些期待的。”
赵永泽看着刘珍儿脸上还有担忧,便知道她理解错了,又解释道:“父皇的惩罚已经结束,是我自己觉得还没有吃透这本书,边练字边记忆罢了。”
“殿下真用功。”刘珍儿知道陛下的惩罚结束了,也放下了心,虽然还是有些心疼,但更多的是敬佩。
赵永泽感觉耳朵有些发烫,不过脸上却绷的有些严肃:“进文华殿就要面对饱学之士了,我也不能表现的太差。”
是啊,殿下要拜师了,这个时代师生关系可是很重要的:“殿下的老师是谁?”
“父皇还没有封少师、少傅,具体是哪位大儒,我也不清楚。”赵永泽上一世做皇子期间,没有正式的入文华殿读过书,对父皇心中的少师少傅人选也不清楚。
不光是长寿宫在关注少师和少傅的人选,整个朝廷的文武百官都在关注这个问题。毕竟皇长子是唯一的皇子,身份地位都无可指摘,几乎是铁板钉钉的皇储了。
做了皇长子的老师,未来很可能就是帝师,那是一个文臣所能达到的最高荣耀。几乎是所有有机会的大儒,心里都蠢蠢欲动。
第22章 侍读
冬月的天气越发的冷了,然而皇长子即将入文华殿的事情,却让京城中勋贵和文武官员的心都变的火热。
“女史,昨天下午奉恩候夫人带着世子进慈安宫了呢。”秋雨一边帮刘珍儿挽发,一边说着她的小消息。
这段时间,很多后宫嫔妃的家人都递牌子进来了,没想到奉恩候府也坐不住了,刘珍儿有点奇怪:“既然都带了世子过来,怎么不来长寿宫拜见?”
这些人进宫的目的,不就是盯着殿下的侍读的位置吗?居然不亲自来拜访殿下。
“女史,你是不知道。”秋雨压低了声音:“太后娘娘对奉恩候府并不亲厚,他们就是想要过来,怕太后都不会允。”
刘珍儿蓦然想起她看过的那本无名后宫史:“我记得太后娘娘的双亲俱是早逝,她有没有兄弟,这个奉恩候又是哪家?”
本朝惯例,封号‘奉恩’的一般是太后母族,封号‘承恩’的一般是皇后母族。
“据说是太后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