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54(1 / 2)

加入书签

乾隆忙道:“讲讲讲,不必顾虑,朕不是那种听不得逆耳忠言的皇帝。其实朕也知道这些作品并非尽善尽美,细看还是有瑕疵的……”

  “嗯,瑕疵。”

  赵孟頫笑了:“那赵某就不客气了。”

  须臾,他拿毛笔蘸了乾隆批奏折的朱红颜料,像批改作业似的,在一幅幅“御笔”上面涂抹。

  “这里,”一个大红叉叉落在鸳鸯的的脸上,“羽毛刻画粗疏,水波纹单薄板滞,掌蹼动作迟涩乏力,笔力尤欠圆劲……”

  他的语气十分温柔,但乾隆却大惊失色,“哎哎,别,朕可以改的啊,别画叉……”

  赵孟頫道:“没什么改善空间了。实话说,皇上难道不觉得,赵某用红叉把鸳鸯头挡住之后,整幅画稍微好看了那么一点吗?”

  乾隆:“……是。”

  赵孟頫的墨宝,就算是叉叉,那也是婉约姿媚的叉叉,是俊逸飞动的叉叉,是炉火纯青、一代宗师的叉叉。

  可是这鸳鸯他画了三天呢!

  赵孟頫温润而笑,又拾起一卷乾隆得意的《心经》书法,开始点评,把写得欠佳的字一个个圈出来。

  “这个字不太好……那个笔画没力气……这里结构不对……唉唉,基本功不到位……”

  须臾,《心经》变成了惨不忍睹的红圈集合。

  乾隆快哭了:“朕记得这幅字!当时正值寒冬,朕为了临它,手都冻僵了!让五个妃子轮流揉了三天!爱卿能笔下留情吗?”

  赵孟頫只是“哦”了一声。

  “难怪整幅字体都偏僵硬。不能要啦。”

  说着朱笔一挥,从左到右划了个叉。

  乾隆整张脸都白了。

  “大胆……”

  赵孟頫抬头一笑:“嗯?”

  他的气场盖过了三希堂里的帝王气。乾隆嗫嚅:“嗯……没事。”

  倒是和珅看不过去。

  “你瞎说!我们万岁爷是人中龙凤,怎么可能字字都是败笔……”

  赵孟頫:“这个书童好生聒噪。皇上能否令他退下?”

  乾隆想也没想,命令:“退下!”

  和珅还在挣扎:“皇上,番王那边还需要您,您不能让这个江湖骗子蛊惑啊……”

  乾隆:“退下!”

  忠心耿耿的跟班和珅,就这么被打发回了自己的次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