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43(1 / 2)

加入书签

  “宝贝儿……不是、那个、希孟……你的真身,不会在后头的箱子里吧……”

  她运送的是来自故宫的顶级国宝啊!要是里头没有他,那天理不容。

  她生怕两个希孟再撞上,不知又会冒出什么莫名其妙的bug。

  不过希孟却不假思索地说:“想什么呢。我这时候应该在长春伪满皇宫。”

  佟彤一愣,“……是哦。”

  大清亡后,末代皇帝溥仪获准依旧居住在故宫。但他知道自己早晚得“搬家腾房”,于是为了以后的生活打算,他以“赏赐亲友”的名义大肆往宫外转移故宫旧藏,挑的都是最珍贵的宝贝。

  后来溥仪果然被赶出故宫,又在日本人的扶植下跑到东北建立伪满洲国政权。至于他偷带出宫的那些宝贝,自然也都存在了“皇宫”内库,当做新“王朝”的启动资金。

  《千里江山图》这么重量级的大咖,又有着如此宏大壮阔的寓意,自然会被溥仪头一个看上。

  希孟告诉她,那时候(其实也就是现在)的东北文玩市场堪称腥风血雨,隔一段时间就有“清宫旧藏”在市面上现身,像一本本辟邪剑谱,引发江湖人士竞相争夺。更有一股股“境外势力”嗅得血腥,像饥饿的鲨,以各种名目巧取豪夺,趁机掠夺走一个文明的精髓。

  有不少国宝就此流失国外,有些从此再也没出现在公众面前。

  后来日本战败,溥仪出逃,剩余的这些宝贝大多遭到哄抢,不知所踪。

  建国以后,年轻的共和国拨出重金,一件件追回那些流落民间的珍宝,期间不乏惊心动魄的明争暗斗。再加上爱国收藏家的捐赠,终于有那么一小部分国宝,重新回到故宫博物院。

  《千里江山图》幸运地成为其中一员。

  这么一比,被溥仪提前带出宫的那些绝世珍宝,和现在这些颠沛流离、满世界找防空洞的故宫馆藏,同样的命运多舛,劫难深重。

  佟彤看着车斗里那些严丝合缝的木箱,叹口气。

  “这些箱子里的祖宗们会化形吗……要是大伙都出来帮咱们推车就好了……”

  不知是不是错觉,当她说完这句话的时候,感觉其中一个木箱的木条缝隙间,闪了一下小小的光。不知是反射哪儿的玻璃。

  希孟依旧在仔细擦车:“别想了。我们文物能跑到人间撒欢,全依仗你在2019年开的那个灭火器。”

  80年前的文物,虽然有灵魂有智识,但也只能是局限在自己的世界里,无奈地看着人间社会兴衰交替,看着人类一次次重复自己的错误。

  *

  入夜微凉。佟彤回到驾驶座闭眼小憩。

  没多久,希孟碰她肩膀,递给她一个装得满满的军用水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