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3(1 / 2)
头顶中间,抹油固定,算是“地方支援中央”。
在飞飞的直播镜头下,他不慌不忙地微笑着,朝年轻的粉丝们挥手致意。
佟彤依稀听到一句:“……这次报告的内容嘛……恕老施不能提前透露。但能肯定地告诉大家,绝对是能引起学术圈地震的……俗话说旁观者清,我这几年啊,算是看出了不少科班出身研究的弊端……”
佟彤一翻会议手册,果然,后天有个赞助商特邀嘉宾施一鸣的报告,是他最新的学术论文,题目只是简单的“论一桩新发现”。
还真是神秘感做足啊。
她决定空出时间去听一听。
对了,飞飞的一场直播也提醒她了,这次还带着文宣任务呢。
于是佟彤也登录微博,开了个小直播,宣布:
“领导让我来跟大家宣传一下这个年会,接下来的一周是强行科普时间,有啥问题快问,酒店里全是大佬!”
------------
年会第二天开始,佟彤忙得脚不点地。
她当嘉宾的那场研讨会级别不高,参会者都是年轻人,讨论气氛很是欢快,一个上午马上过去;下午又去参加了另一个古画修复的讨论组,交流“南派”和“北派”修复方式的优劣。
佟彤发现,许多在故宫已经熟练应用的技术,在有些兄弟博物馆并没有得到普及,或是只局限于理论学习阶段。而相应的,有些地方上流行的技术,故宫人员也并不熟悉,急需取长补短。
讨论太热烈,她说着说着就有点脱缰:“这种胶……嗯,不是我说它不好,但越是古旧的书画,越是不喜欢这种粘合方式,怎么说呢,对他们来说很不舒服,因为……”
她赶紧住口,脸有点热。这个“不舒服”是娇娇曾经朝她抱怨过的。
讨论组里的人都哈哈笑起来:“佟女士很善于用比喻啊,一定是工作时太认真,把文物都当宠物了……”
“不是宠物,是朋友。”忽然后排有一声发言,“把文物当朋友,文物也会感受到的,他们也会给你反馈,帮助你调整双方的相处模式。”
研讨会的众人都是一愣,齐齐朝那个方向看过去。
一个丰腴小巧的美女,全身运动装,脖子上挂着个旁听证,笑眯眯地朝佟彤招手。
佟彤开了好一阵小差,朝娇娇连使眼色,意思是你怎么来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