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3(2 / 2)

加入书签

  姜沉也毫无睡意,看着那红烛的光影忽明忽暗,在她美丽的容颜上跳跃。

  余德音的美是一种健康的、自然的美,她不似其他女子矫揉造作,故作柔弱。她很真,很实在,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和她说话,总是不经意间便被她呛了一顿,却也有温柔可人的时候.就比如,他第一次看到她。他那时刚刚丧母,又不受皇帝宠爱,八岁了也未获封亲王。他的母妃本就只是个才人,位份不高,她一走,宫里的人越发不待见他。那天,他被其他皇子欺负,正躲在角落里抹眼泪。却不巧,被一个姐姐看见了。那姐姐是来捡风筝的,风筝恰好落在他的脚边。

  他抹了眼泪,谨慎地盯着她。不曾想,她竟然行了一个礼。

  “方才的事情,我都瞧见了。你现在只有一条路。皇后娘娘无子,你每日去她那里请安,把她当做自己的母亲对待,让她喜欢上你。这样以后就没人敢欺负你了。”

  她说完便走了。他跟上前去,想问她是谁?为什么帮他。她又回转身来,不耐烦道:“我与晋王、公主一同放风筝呢,你不要跟来了。”

  他擦掉脸上挂着的泪珠,她又说道:“你以后不要来找我。”

  他哑然。那日,他躲在一旁看着他们放风筝,一直看到日落。他其实也很想玩,但始终觉得他们是明亮的光芒,自己不过是黑夜里的蝙蝠,永远格格不入。

  那些照顾他的宫女惯会偷懒,竟没有一个人来找他。左右不过是面子上过得去,不至于太难看罢了。他忍着饥饿,直到天黑尽了,才有一个宫女来寻他。他思索了一夜,第二日便去皇后宫里请安去了。日日如此,风雨不歇。不久后皇后便奏明皇帝,把他接到中宫抚养。从此,他的日子才算是好过些。他也知道了她的身份,俞相国的孙女,俞大将军的女儿俞德音。出生名门望族,真正的书香世家。同时,也是未来的晋王妃。只是她从来不主动与他说话,看上去那么冷漠、疏离,令人敬畏。

  有一日散学,他趁众人走后,偷偷问她,为何当初你要帮我。

  她咯咯一笑,说,不过是看你可怜罢了。

  这句话像是一计重锤打醒了他。他堂堂一个皇子,居然要她一个区区臣女可怜。他恨她,恨得牙痒痒的。他不需要同情,更不需要施舍,他要真正的尊重、灵魂的平等。他很拼命,什么事都要做到第一,终于在十岁那年,皇帝封他为瑞王。

  后来,皇后接连生下了一子二女,便渐渐冷落了他。但他再也不是几年前的那个可以任人宰割的皇子。成为亲王之后,路便比以前好走多了。皇帝也越来越器重他。后来,甲子之乱起,俞家被牵连获罪,流放的流放、砍头的砍头。他于心不忍,特地去求了父皇。父皇为此还责骂了他几句,说他识人不明,头脑昏聩。念他年纪尚小,不予计较罢了。俞德音同她的父亲俞觉只是被贬为庶人,而后火速离开了京城。那时候,他拒绝了许多门亲事,他希翼着,期待着,悄悄地保护着他们一家子平安。令他想不到的是,俞德音竟然有了晋王的骨肉,她回来了,成为了晋王侧妃,一时间闹得满城风雨。而他怀着祝福,真心希望她能在晋王的羽翼下,生活顺遂。他终是娶了越国公的嫡女徐氏。再次见她,她刚失去了孩子,依旧是清清冷冷的模样,只是眼神凌厉许多。后来,他和晋王同挣储位,晋王失了圣心,他被立为皇太子,顺利继位。俞德音见势不妙,又投奔他来。他送了她去道观,两年后才把她接回皇宫,改名为余姌,封为昭仪。在他看来,她不过是一个趋炎附势的女子,念着当年的提点之恩,给她一个名分罢了。自己从未临幸过她,甚至从她宫门前经过,也懒得进去看她。无宠无爱,她的境况可想而知。他乐意看着她在诸位妃嫔中苦苦挣扎,满身伤口。这是施舍,是同情,否则以她的身份,怎么配成为他的妃子。他天天从宫人们那里打听她的消息,或悲伤、或愤怒、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