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3(1 / 2)

加入书签

的马路上。后排座上坐着刘清远的一家人——刘清远坐在后排座上的最左边,身边是妻子常燕抱着刘遨,再右边是自己的母亲。刘母显的有些激动,同时又有些不安,嘴里不停地咕哝着:这是干啥哟,不在家里好好呆着,又是费车又是费油的呢。

琴山风景秀丽,是滨海市一大胜景,不但本市全体市民的骄傲,而且每到夏季也会吸引来很多外地前来“考察学习”的外地领导。山顶上有一座道观,名唤“天一观”,据说是唐朝时期的建筑物,很是雄伟古朴。前几年国家大力提倡“破四旧”,有一大帮红卫兵跑到山上去,要把天一观一把火烧掉,但被观里的老道玄通道长手持利剑守在大门口,死活不让他们进门。观里的几十号小道士也组成人墙,声称以死捍卫历史文物。双方相持不下,后来惊动了上边的领导,革委会主任常明发亲自出马,把红卫兵劝下山去,天一观才算逃过一劫。上大学的时候,刘清远和常燕就经常到琴山游玩。现在毕业多年,孩子都好几岁了,两个人竟还从来没有结伴再到山上来过。

车子行进山里,看着满山坡的枯草和点点的积雪,常燕心中无端地酸楚起来,竟有了一种想哭的冲动。

刘清远直接把车开到半山腰,停在山民老王家的院子前空地上。早在上大学的时候,刘清远就跟老王认识,老王对上山来玩的大学生们很好,不论谁到家里来讨水喝或者要求歇歇脚啥的,都是热情招待来者不拒。后来刘清远也经常陪着主任韩得宝到山里来打麻将,晚上也是住在老王家里,临走时给老王留下十块八块的,老王总是感激涕零地送门外好远,嘴里不停地念叨“好人,好人啊”。

黑色小轿车刚刚在院子门口停稳,老王的孙子小虎早就听到马达声跑了出来。阿福打开车门,从口袋里掏出一把水果糖塞到小虎脏乎乎的手心里,嘴里说着:“小虎,想不想叔叔啊?”小虎接过糖果往小兜兜里一塞,回头冲屋里就喊:“爷爷爷爷,是那个福叔叔来了,一大车子人哩。”以前刘清远陪韩得宝等几个人打麻将,阿福经常带着小虎上山摘果子,所以他们混得很熟,小虎知道他叫“福叔叔”。

“哎呀,我说昨天晚上这喜鹊老是绕着院子叫哩,原来是贵客到了。快点进屋快点进屋,老婆子,把火盆子点得旺旺地,刘科长到啦。”人还没有出来,老王的高嗓门早就从院子里响起来了。

刘清远笑着跟老王打招呼,一边打开车门,把母亲搀出车来。老王失惊打怪地喊“哎呀,老太太也到山上来啦。这是怎么说呢,这么大冷的天,看把老太太冻着。快点快点,到屋子里烤烤火,暖和暖和。”

刘母撇开儿子搀着的手,笑着说:“都是庄稼人,瞧你这个老哥哥说的,哪有这么娇贵呀!我说不上山吧,看又给人家添麻烦哩。”

老王提高嗓门说:“可不敢这么说。你们都是贵人,能到俺们这个穷地方来,可是给俺全家人脸上贴金哩,还说什么麻烦不麻烦的话啊。您要是不嫌弃俺这破家烂檐的,就住下来不要下山啦——就怕刘科长不同意哩,哈哈哈……”

两个老人一边亲热地寒喧着,刘母一边向着院子里走去。刘清远回头想去后备箱里拿东西,见阿福早把后备箱打开了,大包小包地往外拿。包里装的都是熟食啤酒啥的,琳琳琅琅地满满一箱。刘清远接过来两个大包,向着院子里走去,阿福也手里提了两个,胳肢窝里还夹着两个,还剩下一个小包,却是拿不下了。

常燕牵着儿子刘遨,走了过来说:“你先进去吧,剩下这个我拎着。”腾出一只手来,去帮阿福拿那个放在后备箱最里面的小包裹。那包裹很轻,里面装的是面包和饼干,一拎就拿了出来。但那包裹的底部有些油渍,粘着一条雪白的新毛巾,也一起带了出来,掉落在地上。常燕弯腰拣起毛巾,见上面染着一片黑红的血渍,就不由愣在当地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