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2(1 / 2)
函。
魏祈宁当着众人的面拆开,只见一张薄薄信纸上,只寥寥数字:会试还需用功。
郑氏见晋王一点没提魏祈安,疑心魏祈宁根本没替她儿子说话。魏襄则有些失望,摸不透晋王到底是否赏识魏祈宁。
郑氏道:“老爷,晋王殿下日理万机,高高在上,说不准上回不过一时兴起罢了。依我看,不如我多到兄长府上走动,兄长管着禁军,在太子殿下跟前也说得上话。”
魏襄沉吟片刻道:“也罢,就如夫人所言。”他转向两个孩子,“你二个今日起便要收起心思,好好预备会试,考上进士,方能真正踏上仕途。”
魏祈宁二人自然知晓,他们靠着家族恩荫的监生身份,才能跳过童试院试,直接参加乡试,后面的会试是真正定高下,此时万万不能松懈。
国子监的课业已恢复,因魏祈宁考上了武举,龚劲松等也不再反对她每日到校场练习,讲四书五经的学正和博士,也对她不那样厌恶,倒是教策论的先生,看了乡试答卷,又见她当真是虚心好学,也渐渐对她改观。
魏家也有老太太做主,专门请了教习武经的先生,每日放学后教导她一个时辰。
如此一来,魏祈宁的时间安排得越发满当,出了月初和月中休沐两日,几乎再无闲暇理会旁的事物。
直到十一月里,庆国公府上派人递来帖子,十一月十八乃是世子郑怀文十八岁生辰,邀魏家两位少爷同去。
郑怀文过去常在慈恩寺静养,此番是头一回在府中请大伙儿做寿,魏祈宁自然是要去的,只头疼这寿礼该如何预备。
她知郑怀文喜读书,便通过芳林堂黄老板多方打听,终于寻得前朝流传下来的善本书一套,咬牙花一百两高价买下,当作寿礼。
当日寿宴,除国子监的几位同窗,大多是京中其他勋贵官家子弟,其中身份最贵重的,当属忠靖公刘志国之子刘子坤。
忠靖公乃是楚王赵渊生母刘贵妃的亲兄弟。自上一任中宫,太子和晋王的生母和懿陈皇后薨逝,今上便始终空悬后位,如今刘贵妃摄后宫事,俨然便是无名皇后,忠靖公一门在京中,也享国舅待遇。
魏祈宁记得,南境那场战事,忠靖公刘志国便是前往宣旨的钦差,千里迢迢从京城赶去,一道圣旨至元江,让魏骁含恨而终。
席间她多留意刘子坤行止,只见他送的寿礼乃是前朝一位书法家的真迹,全天下独一份,价值不下三千两。
魏祈宁皱眉,照忠靖公每年两千石的俸禄,再加上官给的庄子,田产,房屋的进项,无论如何也不过数万两,刘子坤却能出手如此阔绰。
也不知是忠靖公得了楚王授意,要好生拉拢庆国公,还是他们另寻了捞钱的路子。
因是晚辈做寿,庆国公府的长辈们便都不出面,只由着他们一行人吃酒听戏,胡闹一阵。
日头渐渐下沉,郑怀文是寿星,被灌得不省人事。魏祈宁恰巧在旁,便与小厮丫头们一道将他搀扶回屋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