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75(2 / 2)

加入书签

  左时是负责这堂海外安全培训实操课的教官,扮演的是抢匪的角色,在这个被模拟成咖啡馆的空间里,不仅要营造出抢劫事件发生时的紧迫氛围,还要暗中观察各个学员的表现。

  他高大魁梧,身高大概超过185公分,帅气却不苟言笑,扮演抢匪时戴的面罩被拉下来堆在脖子上,仿真□□也还握在手里,似乎早已习惯拿枪,枪口始终向下。

  恍惚中,海宁想起自己似乎也认识一个像他这样的人,只是八年时光荏苒,一切都褪了色。

  作为中国企业派驻海外的员工,派遣前的安全培训已经成为硬性要求,只有拿到这个培训课程的合格证,才能到企业外事部门办理出国手续。海宁三年前已经参加过类似的培训,这回在国内晋升后又要重新再来一次,因为不同的职位和地区,意味着面对安全问题时的视角也不一样。【注】

  这回培训结束,她将被派往非洲南苏丹,这个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

  “明天还有最后一堂实操课,加油。”左时很温和,或许因为她是这回参加培训的九个人中唯一的女性。

  “谢谢,明天上课的内容是应急手语?”

  “嗯,还有紧急救护,都是复习,结束后就出考核成绩。不会有问题的,放心。”

  …

  从培训基地出来,旁边就是CBD。海宁先去商场买了套新衣裤换上,然后又随手买了杯咖啡,把刚才翻倒的那杯补上。

  她现在像有咖啡依存症,一天照三餐地喝,少一杯都难受。

  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她在苏城生活时几乎没接触过咖啡,顶多也就知道个雀巢。可去美国念书之后,就爱上了,一开始还嫌苦,喝不惯,直到咖啡帮她熬过了无数温书和写论文的漫漫长夜,才变得杯不离手。

  她烫了头发,穿了耳环和脐环,用Facebook经营自己的社交圈,英文说得几乎没有口音,essay的文法比有些nativespeaker还要好,活得像一个彻头彻尾的美国人。

  然而只要回到国内,她还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这些年里,她回过一趟苏城,满街找从小爱吃的哪家汤包馆,早餐只吃豆浆油条,看到面包和三明治就想吐。

  汤包馆搬家了,最后还是表弟周昊带她去的,排了半小时队才吃上。

  “好满足。”她边吃边笑。周昊只是看着她吃,然后问:“姐,你想不想回四中看看?”

  汤包馆搬了,她家的早点铺拆了,住过的弄堂已经被铲平,起了新的高楼。家乡日新月异,她只看到结果,回来倒像是客人,找不到回家的路。

  “算了,时间挺紧的,就不去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