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32(1 / 2)

加入书签

所有追击堵截谢荀的人全都放倒。这等强悍逆天的结界, 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

  彼时天色将明未明,雨终于停住,谢谨等人踏进那片树林中,只见银色光蝶飞舞,充斥整片天地, 原本萧肃的树林绚丽得如同幻境。

  风吹林木, 雨水顺着树叶滴进地上的水洼, 发出叮叮咚咚的声响。银色光蝶便在这一片起此彼伏的滴水声中渐渐化为银色细屑飘散。

  维持了大半夜的结界开始消退。

  谢谨和谢泫迅速在林中看过一遍,没有找到妙芜和谢荀, 又将搜寻范围扩大三里,终于在江岸渡口旁的一处长亭里寻到妙芜。

  他们找到妙芜时, 她身上衣衫干燥整洁, 全然不像淋过雨的样子。

  她平身躺在长亭的青石长椅上, 身上还盖着一件男式的弟子外袍, 右腕上套着一只蓝光幽幽的剑镯。

  谢泫上前一步, 扶起女儿, 半抱在怀中, 掌心触碰到她身上的衣物, 发觉那衣物上还留存着暖烘烘的温度,像是刚刚从薰笼上拿下来。

  但附近显然没有薰笼火堆这样的事物,可见是有人用内力帮她烘干了身上的衣物。

  这温度证明,在他们赶到之前, 那个人应该还在这里。

  谢泫高声唤了几声“琢玉”,无人应答,唯有江风呼啸。

  谢泫摸了摸女儿的额头和双颊,发现没有发烧,才略微宽下心来。

  他解下披风替妙芜遮上,垂首时,妙芜手上的剑镯便撞入他眼中。

  谢泫愣了下。

  谢谨低声道:“父亲,这只剑镯是琢玉剑气所化。”

  谢泫闻言只觉惊心骇神,言不成句:“她……她和琢玉,他们,他们……”

  谢谨沉声道:“看那日他们携手离开谢家的情形,恐怕是这样。”

  谢泫忽然觉得有些头晕目眩,定了定神,才道:“此事太过惊世骇俗,回姑苏后,你亲自传令下去,谢家子弟,凡有敢私下议论那日之事者,通通家法处置。”

  “他们年纪还小,尚不懂事。日后阿芜和琢玉之间的事情,你我莫要再在她面前提起。”

  父子二人避开其它世家之人,偷偷将妙芜带回了姑苏。

  刚回到谢家,灵鉴夫人便派紫姑亲自来传令,说要接“亲传弟子”进桃源休养。

  谢泫正乐意让妙芜暂时避开这些风波,闻之便亲自送妙芜进入桃源,拜托灵鉴夫人代为照顾一段时日。

  妙芜在桃源避难的这段时日,谢泫父子很是费了一番周折,才压下不少风言风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