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72(2 / 2)

加入书签

  谢谨捐了香油钱,找知客僧要了三间厢房。

  此刻,三人正聚在妙芜房内,互相交换了自己的发现。

  其间妙芜说到洛子桑和殷无晦之间的对话,对话间提及此处皇觉寺能在十数年间有此发展,全仰赖寺中一位大师——怀慈和尚。

  妙芜后来还稍微打听了一下这位怀慈和尚的来历。

  据说这位怀慈和尚乃是半道出家。

  原先皇觉寺还没有这么兴盛,周围人烟稀少,都是山林,附近的村民经常在林间布置捕兽夹捕猎。捕兽夹布得多了,附近村民进山砍柴时常有误伤。

  皇觉寺主持仁善心慈,听闻此事后,便集结寺中武僧每日巡山,若遇见被捕兽夹误伤之人,也好及时施以援手。

  这怀慈和尚就是这么被寺中武僧救起来的。他不是附近的村民,除了捕兽夹的伤外,身上还有不少致命的伤。且身无分文,无处可去。

  主持可怜他,便收容他在寺中养伤。三个月后,他身上的伤好了七七八,主持便问他有何打算。

  他伏拜于佛祖之前,说:“但愿忘却前尘,从此遁入空门,潜修佛法,以偿前孽。”

  主持见他心诚,便将其收入门下,亲自为其剃度,赐法号怀慈。

  谢荀默默听

  完,拿出一张空白符箓,提笔,刷刷两下画了一张符。

  他提起那张符纸,轻轻一抖,符纸颤动,忽而蜷缩,片刻之后便化作一只黄色的蝴蝶落在桌上。

  他提袖朝那蝴蝶挥了一下,轻呵:“去——”

  蝴蝶拍拍翅膀,歪歪扭扭地飞起来,在屋中打了个转,总算稳住,轻飘飘地落于少年指尖。

  妙芜奇道:“小堂兄,这是什么?”

  谢谨道:“这叫‘庄周梦蝶’,是王家的秘法。本意是用来辅助冥想修炼,但亦可用于窥探他人梦境。”

  “原来如此,”妙芜看向谢荀,“小堂兄你是打算探一探那怀慈和尚的梦境?”

  谢荀将那蝴蝶收入袖中:“方才我和大哥在后山塔林中发现一处类似桃源的秘境。能在寺中建此秘境,非掌权者不能为。你既说现下寺中诸项事务实际上都是由这怀慈和尚操持,金陵皇室又突然出现在此处……我觉得周菱失踪一事,只怕和这两个人脱不了干系。”

  谢谨有些担忧:“贸然窥探他人梦境,会不会打草惊蛇?”

  谢荀似乎对此胸有成竹:“只要时机把握得准,对方不会发觉,大哥尽可放心。”

  三人又坐在一处商讨了一下今夜的计划,将所有细枝末节都过了一遍。

  最后谢谨皱眉道:“我觉得阿芜还是在外头接应,不要跟进秘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