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74(2 / 2)

加入书签

  但是为了避免一场无谓的家庭争端,导致最后被无辜牵连、恶意揣测的又是莳谚,她还是选择了忍耐。

  过了大概五分多种,新消息已经有十几条了,全是朋友和长辈们在祝莳谚生日快乐。

  其中最突兀的一条,还是母亲发的。

  没有“生日快乐”,也没有蛋糕和祝福的表情,有的只是一句争吵过后类似于服软的话:

  “脚伤了少走些路,晚上家里烧了螃蟹,你们别忘了早点回家。”

  ......但是在一长列生日祝福中,有些破坏队形。

  有些碍眼。

  女生定定地看了这条评论十几秒,最后连自己也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心理,直接伸手按了删除。

  页面一下子变得清爽了很多。

  .

  说实话,从父亲去世开始,母亲沉迷工作逃避悲痛,又迅速陷入热恋、然后再婚生子、偏疼小儿子......这些,莳音都没有怪过她。

  并且在某种程度上,还非常能体谅她,一直充当着一个贴心小棉袄的角色,无条件支持她为了追求幸福做出的所有决定。

  唯独在莳谚这件事上,她甚至,有些恨母亲。

  母亲是个教师,在父亲去世后的那段时间,她为了逃避丧夫的痛苦,一度沉迷教学工作,创下了全班过重本线的记录。

  这也就意味着,她在学生身上付出的精力,要远远高过在自己儿女身上付出的精力。

  莳谚从幼儿园大班到小学二年级,都是莳音放学后跑去接他回家的,每次到班级门口,他几乎都是被最后剩下的那一个,孤零零地站在那里等待。

  经常的,母亲因为工作而无暇管他们的三餐,都是莳音带着他去教室食堂打饭吃,然后两个小朋友默默坐在一边,看不远处的母亲拿着试卷训导自己的学生。

  莳谚开学报到,包书皮,家庭作业签字,背书做手工,经常都是莳音充当着那个家长的角色。可她自己其实也只是个孩子,很多时候,都是两个孩子一起手足无措地对着突发状况发呆,然后打电话向小姨求救。

  在莳谚最需要父母关怀的年纪,对这个世界建立完整认知的年纪,三观塑造的黄金时期,他没有父亲,也没有母亲。

  唯一牵着他磕磕绊绊往前走的就是姐姐。

  而这个姐姐,自己也还在需要大人帮助的阶段。

  但如果仅仅是这样,莳音也许不会这么恨母亲。

  她最恨的,是在威威出生后,母亲仿佛恍然大悟似的,又开始回归家庭,给予了小儿子无微不至的照顾。

  这算什么?

  她受点委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