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6(1 / 2)

加入书签

忙逮住一个机会把话题引到她身上问:“听说妹妹隔三岔五就来这净慈庵净养,闲了还常去隔壁的松岩寺转转,不知是何缘由?”

  周海棠一惊,心中暗暗咬牙,骂那些背后乱嚼舌头的姑子们,但却不得不压下怒气,勉强叹息道:“妹妹福薄,打小身子就弱,原指望大些就好了,没承想越发的七灾八难,母亲疼我,便安排我时常来这净慈庵净养,好教菩萨保佑,过几日舒坦日子。”

  黛玉听了,面上现出一抹同情来:“实不瞒妹妹说,我原先也同妹妹一样,自打会吃饭就吃药,这一吃就是十几年。好在,这两年我学会了一样东西,自此病倒是好多了。”

  “哦?什么东西?”周海棠忙问。

  黛玉一笑,轻轻说了四个字:“心无杂念!”

  “心无杂念?”周海棠一愣,接着面色便有些不豫,冷笑道,“姐姐真会说笑,妹妹向来心地单纯,从不问家中俗事,何来‘杂念’一说?倒是姐姐,寄人篱下在别人家,想来这些年深受这四字之苦吧?”

  黛玉眨了眨眼,面上一派天真无辜:“妹妹说得正是呢,姐姐我母亲早逝,父亲公务繁忙,又无兄弟姊妹,每日里总会生些不该有的杂念,担心会被那些黑了心肝的外人欺负,是以病总不见好。如今可好了,我已看开,每日除给外祖母祈福,还要自清杂念,活得坦坦荡荡,身子便一日好似一日了。妹妹可要跟姐姐学学?”

  周海棠面色乌青,“哼”了一声道:“不必了,妹妹我向来是个心地纯净之人,从不生些乌七八糟的杂念,姐姐这四字警言还是留给自个儿的好。”说罢,起身告辞,黛玉也不相留,只一边往外送,一边若无其事地笑道:“妹妹好走,养足了精神夜里好吹箫,姐姐我睡不着时还能听着当个催眠曲呢!”说完,以扇掩面偷笑。

  周海棠苦练吹箫多年,自诩在京城闺秀中无人能及,此时听到黛玉讥讽她的箫声,虽心中气恼,无奈心底早乱了分寸,遂强压怒火,一溜烟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虽然不想写,可这个坎怎么也得迈过才能开始正向正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