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2(1 / 2)
了轿,看着远方走过来的山长等人。
山长在轿撵落地时,便往前迎了过来,待到李大人和刘知府跟前,作揖行礼道:“长亭书院周某率书院夫子和各位学子恭迎李大人和刘大人。”
李大人也抱拳回礼,道:“山长不必多礼,今日提前到来给各位添麻烦了。”
山长道:“刘大人说哪里的话……快请进。”
说着便往旁边让开了路,让李大人和刘知府先走。
李大人也不客气,径直往前走了,刘知府和山长跟在李大人左右后方,给他们介绍着书院的规模和布局。
刘知府以前就来过,可这李大人却是头一回来,对书院满是好奇,这个被先皇一直称颂的学府到底是不是名不虚传?
山长陪着两位大人,只有曾夫子、方宴和章夫子跟了上去,宁夫子和斋长却安排着车上行礼的搬运事宜。
晚书他们这些学生也不敢乱走动,全部整齐划一的回了教舍,等着后面的安排。
这边山长把李大人安排到了文轩斋,这是专门接待高贵客人的住所,位于书院南边,离夫子们所住的地方隔了一个亭子。
文轩斋里因是接待贵客的,平日里都是锁闭状态,只有客人来前三日才会打开透气。
此次因茅厕改良一事,自从接通竹管后便一直开着,前几日又命人细细打扫过,屋里还放了龙诞香,简直舒服到极致。
李大人今年五十有三,面庞清瘦,留着一小缕胡子,看上去老当益壮,可这连日以来的舟车劳顿也早已累及,这会进了文轩斋便让侍从传了话说要休息了,一切事宜明日再议。
山长道:“那请转告李大人好好歇着,有事可到旁边碧水苑找方夫子。”
为何选了方宴,因为他年轻办事效率高,其他夫子磨磨蹭蹭半天,方宴早把事情办好了。
山长嘱咐完,便和刘知府退了出来,往其他地方叙旧去了。
等过了文轩斋,山长便放开了,他和刘知府是旧识,此刻正说着许久未见要去喝一杯呢。
人家老朋友叙旧,三位夫子只好告辞。
临走时,山长嘱咐方宴要照顾好李大人,李大人有任何要求都要尽力办道。
方宴一一应着。
山长说完,刘知府又补充道:“本官听说这位李大人爱吃茯苓鸭,可这菜想做好却很难,茯苓少了鸭子膻味难以入口,茯苓多了又盖过鸭子的味道。不瞒周兄,这段时日我找了好多厨子都没做出合口的来,就连徐州城最有名的醉霄楼厨子都做不了,真是令人发愁。”
刘知府的话犹如一盆冷水当头浇下,本来以为今日就这样结束了,一切事宜明日再说,哪知道却摊上这么个事。
刘知府愁,山长愁,方宴更愁,虽然自己开了个那么有名的酒楼,但是自己对做菜一无所知,平日为了避嫌都只是和学子们一块吃饭堂,今日山长却把这个烫手山芋交到了自己手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