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83(2 / 2)

加入书签

  按照人类的性格分析和心理学,能够功成名就的人,往往有很强的权力掌控**。既要积极进取,又要“淡迫明志”,本质上两种分裂的人格。

  功成身退不甘心,为了避免主上猜忌就此急流勇退,也未免过于消极。君臣对抗,君王越是集权,臣子对抗的越是激烈。

  前朝的官僚阶层逐渐或者自发地形成两套自保体系,文臣抱团取暖,比如东林党;武将“养寇自重”,保住自己的地位,无论是揽权,或者是找朝廷要银子,都理直气壮。

  明末东林党等一干文人,一方面结党把持着国内的官僚体系,和大地主富商阶层沆瀣一气掌控着国家主要的经济命脉,操控着社会的主要舆论;另一方面防备着农户,看不起商人。

  皇帝需要银两,文人们批驳皇帝贪鄙,好财货,与“民”争利……

  皇帝更倾向于发展东厂、西厂、锦衣卫等势力来对付文官体系……

  国家内部形成巨大的内耗,各种内忧外患滚滚而来,小冰河期带来的天灾,北旱南涝,饿殍遍野,地方上十室九空,朝廷不闻不问甚至对百姓变本加厉的盘剥……最终构成压倒明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文官和皇帝都说,将者,王者之器也。有外忙内忧,则为神器,不可不用;天享太平,则如忌器,不可不除。古今中外,历朝历代镇守疆域的封疆大吏玩“养寇自重”的数不胜数。”

  “李成梁作为镇守辽东的大将军,能力和实力雄厚,却为了自保或者权势玩‘养寇自重’,他向朝廷要的辽饷年年增加,朝廷转嫁到老百姓头上,老百姓不堪重负起事……看似应该去骂李成梁误大明……”

  小阿哥们眨巴着大眼睛,隐隐约约地明白亲阿玛想要告诉他们什么,又不大明白。

  二阿哥想起另外一件事儿,眼巴巴地望着亲阿玛就解答,“十四爷爷说,崇祯皇帝煤山去世后,大明南方部分文人举行盛会狂欢。”

  理家文人的观点,天下三大家,儒家孔家,皇家朱家,其他家,儒家应排在皇家前面,皇家要遵守儒家,也就是理学的规矩。崇祯皇帝去世,他们欢呼着再也无人站在儒家的头上,此后我辈正人君子当可操纵乾坤,此诚千年未有之盛世也。

  大阿哥小眉头一皱,回答的毫不犹豫,“前朝的理教,西方国家乱政的天主教。”

  三阿哥上辈子受够了文人一张嘴一支笔的苦楚,真挚地附和大哥的说法,“儒家干政,理学邪教。”

  亲阿玛对着三双黑白分明,随了他和媳妇儿的丹凤眼,眨巴一下眼睛,望着面前的湖光山色,开始西落的太阳……做沉思者。

  小阿哥们反应过来,察觉自己的答案好像都不正确,一起扑向亲阿玛拉胳膊抱腿的撒娇耍赖。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